由此一来,百济气焰越盛,新罗也不甘一任其欺凌,两国关系,已然日渐张。
卢鸿放目望去,果然墙内只余空落落的秋千,伊人却已不见了踪影。
这印书卷及《墨翰录》除被李世民用来赏赐有功之臣外,境内各大书院均被赐一
,就连远在西北地灵州书院以及辽东的平州书院亦未例外。
卢鸿叹了气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说
来。就不是了。”
李治喃喃地:“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是何意?”
“庶你在说什么?”一边神情怏怏的李治正在走神,没听清卢鸿念叨了什么,连忙问
。
卢鸿看着李治的神情,心中一动,在纸上随意写了几句。
园外绿悠悠,云影徘徊。卢鸿回望
门,一时
怀,有些自嘲地
:“风乍起,
皱一池
…
卿底事?”
得
门,李治依然有些依依不舍。这一年,他跑得越发勤了。开始时卢鸿还有些担心,更想去提醒一下李治。后来也渐渐明白,这等事,不是自己应该
得了的。
翠微中地依依垂柳绿了又黄,卢鸿这次校刊前人书迹,居然
行了整整一年。
“哦…我么?好像也没说什么。”卢鸿一
气,缓缓地说
。
便如芙蓉溪底中静静地石,虽然千年凝眉,也只得沉于江底,任凭泥沙掩埋。
莫不成自己真能改变这个世界不成?卢鸿心中略有无奈地想,也许自己能够在历史这
洪
中留下些许狼
痕迹,但如何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改变
东去之向?真正看来,却是自己却是一直在
中团团挣扎,最终被打磨得虽然
彩,却难免变得圆
与无奈吧?
直到次年盛夏之时,整《翠微
校前人墨翰录》才完全结束。与之相应是,是百余
木版
印的仿制书作。
直到返回书房,李治依然郁郁不乐,而卢鸿也是心不在焉。二人闷坐半天,竟然全无一声言语。
卢鸿却无心这些事。既然自己整理
校之事已然完毕,那自己终于可以收拾一下,回自己的国
监去了。由于这一年一直在翠微
,国
监的
理已经基本脱开,全由颜师古负责。前几日颜师古终于请得圣旨,致仕还乡。这祭酒一职,卢鸿却是再未能推掉。
这次的木版印之作。可说达到了此
技艺的真正
。当
裱的书卷展开在李世民及众大臣面前时,与真作对照的诸人几乎没有办法分辨哪件是原作。哪件是
印的。
此时辽东平州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已然一派生机的景象。李世绩虽然已然不再暂领刺史,但由于朝廷对于百济还有些考虑,故依然远驻辽东未回。这一段以来,百济与新罗之间的冲突渐有升级的趋势,只是由于百济势大,新罗
于劣势。因此数次上书,力斥百济凭借军力,
越两国边境劫掠之事时有发生。只是大唐对此,睁一只
闭一只
,只是下书斥责两句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