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澜栅1
慈英慈和动惊雷,空心空对落蔷薇。
***
自延昌元年起,魏主就对高肇专权有所觉察,特别是高肇与清河王元怿多次在公开的场合发生冲突,更使魏主感到高肇这个人在自己的面前,对自己的亲弟弟竟如此无情面,将来会发展到何zhong地步?
一次,元怿对魏主说:“臣听人说,最名贵的qi物是不可以借人的。所以说,季氏祭泰山,孔子引以讥讽;仲叔乘特别豪华的高车,丘明以为shen诫。就是因天尊地卑,君臣有别。皇上应该防微杜渐,不能让臣子有所逾越,取代了皇上。至于减少官员俸禄。赈灾和大赦的事情,都是应该由皇上颁发诏令,而后再由臣子去执行的。现在高肇作为臣子,却擅自超越权限,安置众多官员,赦免很多囚犯和死罪,独断专行放粮赈灾。这样以下犯上,使明君不能发布命令,而jian臣却在下面任所yu为,大luan的祸害将从这里开始。”
魏主听了他的论说,笑而不答,元怿心里也就明白了。
后来,恒。肆二州发生了地震,死了不少老百姓,国内传言四起,说是魏朝就要大luan。到公元514年,南方梁朝投降过来的将军报告说,梁朝想首先从蜀地的方向来攻打魏国。听到这个消息,朝ting大臣纷纷要求向蜀地发兵。
魏主借这个机会,命令高肇带领十万兵ma驻扎在蜀地,并在有机会时,去夺回被梁朝占领的益州。同时还派了二十多员大将随他一起出征,免得他拥兵自重。
时值寒冬腊月,军务不便,高肇十分胆怯。他向高皇后求情,请她帮忙求魏主再给增加些兵力,魏主没有答应。高肇只好ying着toupi向益州进发,在那里打了一个小仗就再也不敢动了。他出师不利,自然也就不敢轻易回朝ting,却正合了魏主的心意。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年正月,也就是高肇出征几个月的时间里,魏主元恪突然患病,仅仅两天,就在式乾殿里驾崩了。
众人都知dao,这两天中只有高皇后一人尾随于皇上shen边,而皇上本是青壮年龄,怎么会好好的突然死去?可谁都手中无证据,岂能轻易胡言?
魏主去世的时候,高肇正在ba蜀之间与梁国军兵僵持着,朝ting中掌实权的于忠。崔光。王显和侯刚等人,大多是高肇对立派的人。
当天傍晚,只有太医王显和gong人在魏主shen边。王显向众人宣布皇上驾崩的事时说:“皇上驾崩前,嘱托朝ting众臣要保护好后gong。高皇后有令:从即时起,由皇后主guan朝政,朝ting大事要向皇后报告。”
于忠和崔光两人听说凶信后,也不guan什么“遗嘱”的事,不约而同地相约着急急跑向东gong。到了东gong不等chuan口气,也不guan群臣礼节。事ti因由,于忠一把背起太子元翊就向式乾殿跑。到了殿内,就扶住太子向西哀哭。刚刚哭了几声,崔光呼xi尚不均匀地赶进殿来,便急让太子止住哭声,立即就要扶太子即位。
王显一看不对滋味,忙说:“太子即位,应该向皇后报告一声。”
崔光说:“皇帝驾崩,太子即位,这是国家的正常典序,举国上下皆应尊从,何须中gong命令?就是中gong在此也必是这般作法。”
王显又说:“太子登基是国家大事,不可草草,明日登基不迟,何必这样不成ti统。”
崔光说:“天位不可一时空虚,怎么能等到明天?”
说到这里,急着赶来的元怿。侯刚等人也一起上前,都说:“太子登基,当务之急。”
众人边说边簇拥着太子,一起来到太极殿。众官为小元诩穿上衮龙袍,dai上冠冕,扶坐到皇位上。
于忠等人对崔光说:“太子刚刚坐定,就请崔大人摄行太尉职务,万万不可推脱。”
崔光到了此时,也就不再推辞,tingshen走向前主持太子登基仪式。
崔光简明地说了一些tao话之后,就执行为新皇帝进玉玺,佩绶带的仪式。侯刚和于忠两人扶着小元诩过来,跪着帮元诩接受后,再扶新皇上回到皇座上坐下。然后崔光一声令下,大钟响敲,所有在场的人都跪在地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皇后虽然住在gong内,可是她的行动迟缓了一些,又加之她之前是一shen丧服打扮,听到众人要扶太子继位,还须梳洗打扮后才能出面见众人。所以当她急急地来到太极殿之后,典礼仪式已毕。她看朝ting大势已定,不容再说什么,只好气愤愤地回到嘉福殿。
这天晚上,gong中整夜不断的人来人往,所有的在京大臣们都赶来太极殿前跪拜,稽首朝贺,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
第二天,朝廷颁诏天下,新帝继位,实行大赦,追悼先皇,全国举哀。接着又诏令在外征讨的各路大军班师回朝,南北两朝战事暂告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