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一一对应,除了军队外,政府机构以中央-州政府-郡-县-乡-村为六级,村不在自治,全部以官吏考试合格者替任。同样法院、检察院、监察院也设州一级部门,和州政府互不统辖。郡兵依然保留,但州政府不设军事单位,郡兵由郡尉负责,州不设州尉,各郡尉为中央兵部直辖。另外改衙役为警察,中央设警察部,州设警察厅,郡设警察局,州郡警察受双重领导,警察部和本地主官共同领导,主要负责地方治安。而郡兵则负责地方安全事务,必要时地方警察部门可以向郡兵提出协助要求。
另外,本王看军中士官制度很好,执行很得力。那么地方政府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我看可以嘛!各地可以设政治官,比如州政府首长就叫州长,州政治官叫州政,以此为例,郡政、县政、乡政、村政,当然郡兵那边已经有了,郡尉和郡兵士官长互相掣肘。”
如此红果果的心思,听得大家都不好作声,压根就是为了别人不造反呐!这个州政府是假,州政官是真呐。大家都听明白了,突然站起一个人来“那么请问大王,各部要不要部政官呢?”
“然也,诸部皆不免。法院有法政官,监察院有司察政,不是很好嘛!”吴越太上王的心思就是搞双首长制,免得下面乱来。
“有人依然不死心,我知道这制度下有人不死心,那些人是什么,谋权篡位的贼子罢了。只要赤心忠胆我看大家都能接受嘛!”吴越太上王开始给大家戴高帽子了。
“大王,那么这个政官的具体事务是什么呢?”
“很简单,监督属下,统领思想,防止谋逆,必要时候可以约束同级行政官。政官将来成为监政,原来主官成为行政,监政要做好本职,行政也要做好本职,大事两官和州政府班子要讨论,实行表决制度。”吴越太上王打下诺大江山,实在是怕人家篡位。尤其是还非常爱护子女的人,不忍看到篡位后自己子孙一个个殒落。那么只有提前搞**的制度才是上策。这种制度很稳定很成熟,从中央到村官全部纳入官僚体系,国家会很稳定。各地主官碰到大事也不得在乾纲独断,而是采取政府常委内的表决制,这样防止个人做出那么过于不好的事来。当然这个常委在这个时代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各级政府的联席会议。
大会就这么定下调调,吴越的制度已经被吴越太上王恶意篡改下变得非常领先。官僚制度的好处就是互相制约,太有野心的人也会碰到很多掣肘,所以这个制度的建立,吴越很少有叛乱发生,国家也渐渐步入官僚治国加工商富国的轨道。
士人集团在吴越只能作为行政官出现,通过官吏考核后的平民被选拔下基层,然后有成绩者在提拔到句章上执政中级高级课程,还要上监察课程,最后通过考核,统一思想。这个统一思想就是一条,对王室忠心为唯一前提。然后有执政资质的被提拔去地方做行政官,有监察资质的做监政官。这下天下皆大欢喜,有功者可以上台阶,忠心而能力不足的可以替国家把手地方,监督官僚和执政方向。
其实历史上前汉也是这么对封国的,国王管理地方,相监督国王。当然这个类似吴越太上王提出的直接到村一级监督体制是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密的制度。但是吴越太上王又允许百姓自由迁徙权力,这个是对自由民国人来说的,谪民不包括内。谪民在居住上必须遵守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被流放的郡县。诸民平等也是在自由民内说的,这个自由平等政策后,吴越王国的生产力被大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