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九层gong避暑
(皇后笔记)
贞观六年,大唐已经基本实现了世民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的大唐虽然还没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hu”的“境界”但国力民生,官吏法制等各方面都差不多已经走上了正轨,农民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话说还有很先进的“医保”就是在每个村,每个县都会设置一个官署医疗保健馆,看病可免费一半。总之按照这样的发展前景,贞观朝的明天会更好。
只是这一两年来我的气疾却常常会发作,特别是大热天的时候发作的就特别的频繁,太极gong的地势本来就偏低,春夏shi热,秋冬偏冷,很不利于养shen。
贞观五年的夏天世民说“后素有气疾,畏寒忌热”提出要重修洛yang行gong作为避暑和出巡的行gong,可是却没人附和他,魏征反而劝谏说皇上当初英明的拆除洛yang行gong不正是要以隋朝奢华为戒吗?拆了现在又要重修回去,劳民伤财不说,对百姓们又作何解释?这不是步隋朝的后尘,自己打自己的嘴ba吗?
世民被这样博了面子居然没有大怒,反而把自己说的很可怜似地dao:“隋炀帝修行gong是为了巡游奢侈享乐,朕提议修行gong是为了养病,怎么能相同?朕上有老,下有小,皇后shenti又不好,时常发病,朕与之同病相怜,亦有气疾,暑辄顿剧。这太极gong本来就不宜养人,修一座行gong,可益于太上皇,皇帝,皇后…难dao你们觉得以我大唐现在的国力,还不能为他们修一座行gong?朕连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那朕zuo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陛下!”房玄龄赶jin站出来说话了“臣等不是不赞同陛下修建行gong,只是觉得陛下不宜修洛yang行gong,不仅有损陛下英明,那洛yang行gong还离京遥远,不利于陛下朝政,陛下何必舍近求远,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不正有隋文帝时修建的离gong‘仁寿gong’吗?那仁寿gong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一派青山绿水、明媚秀丽,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绝对是个避暑佳地。”
“嗯!好吧!就修‘仁寿gong’了,哈…想那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不是比朕还有节俭的吗?他们也受不了这太极gong的酷暑不是?哎!皇后的病,朕真是忧虑啊…”世民一副小人得志,理所当然的打着哈哈说完,也不再看大家的意见直接下令dao:“工bu尚书阎立德[注],朕命你主持修缮‘仁寿gong’,在一个月之内,你把修缮扩建的图纸给朕过目,在一年之内必须把行gong建完。”
“遵旨!”
“嗯…退朝…”
于是乎,贞观六年四月十六日,也就是今日,我们一家人还有重要的朝廷官员,随行gong人护卫等,队伍浩浩dangdang的正往九成gong避暑而去,九成gong即是修缮扩建后的“仁寿gong”世民把它更名为“九成gong”“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的意思。看世民这架势就是要把办公朝堂都搬到九成gong去了。只是太上皇却坚持不肯来,三次去请都不来,说大安gong住着很舒服,没有太极gong糟就不想baba的颠簸到九成gong去了。其实我觉得他应该是心有忌讳吧!据传,隋文帝就是在“仁寿gong”被杨广给谋杀掉的。
坐在八匹ma驾驶的宽敞御车内,一路上虽然颠簸,但自进入山林峡谷间后就能明显感觉到温度的降低了,我给睡着的稚nu和城yang添上一层mao毯,看着已经五岁了的稚nu和三岁的城yang那纯美恬静的婴孩睡颜,忍不住就在他们那诱人jiaonen的小“樱桃chun”上浅尝了一口。
“哈哈!抓到了!”忽然我腰上一jin便被一直歪在一边假寐的世民揽入了怀中,他把chun凑过来耍赖dao“我也要!”
“干什么呀,孩子在呢!别吵醒孩子了。”动静太大,我jin张的看了看两个孩子,脸却又被他掰回去。
“别想逃,快点!”
“又不是小孩子了…”我小声的嗔怪dao,就想推开他禁锢的手。
“老婆,你不能这么偏心吧!俗话说见者有份,何况我还是病人呢!”
“病你个tou!别没事找晦气话说,别人不知dao,我还不知dao你是无病shen(yin)?我说你能不能成熟一点啊?说什么与我同病相怜,也有气疾,以后再说这样的话,我不理你了!”我垂着他矫健的xiong膛,再次警告的责备dao。
“扑哧!我不这样说,那些家伙会同意让我也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