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逸并没有推迟,因为他也很好奇传中的昆仑是怎样的。而传说之中修道之人汇集的修仙门派,又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事实上,修行者讲究放下和超拖。太上忘情知道的人,做到的人少。
忘情不是无情,道法万千,修行者各有所悟。
修行入门时需要一个师傅,可是入门后的事情却是需要自己去领悟!入红尘出红尘,这就造成了门派这种东西并非是那么适合修道之人。所以一直以来,中原大地还是散修居多。不过散修可能也会挂着某个门派下。
修行不是习武,更不是玩游戏打怪练级。并不一定是谁的武功高,谁的法术厉害,谁的修为就更深。
修行者须知道。
道生法,法生术。
无论是武术,还是法术,都是‘法’延伸出来的末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副产品!最初的修行者所研究出来的副产品!
修行者求的是‘道’。可是‘道’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理会的。所以修行者又必须明白‘法’,‘法’有万千,又各有所悟,古往今来,悟‘法’者,也不过寥寥几人而。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要从‘术’开始起步。
修行者十之八九,一生都困在了‘术’之中!
他们茫然!
他们不甘!
他们怨天尤人!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法术比别人厉害,自己一个人能够打两个三个,可是最后还是渡不过天劫,成不了仙…
…
修行者,欲求法,而先习术!
术是法的副产品,修行者就是利用这副产品一点一点明白法的本质。
修行者,欲得法,而必忘术!
一旦修道者掌握了强大的术,他的目的就很容易变成了学习和领悟更强大的术!可是术毕竟只是术而已!术再强,也不可能强得过生老病死天道轮回!修道本身就是要尽量避开杀伐,要那么强的术,又有何用?
唯有放下对于‘术’的执念,你才能擦亮你的眼睛,重新寻找到‘法’的身影!
很多修行者,修行了几十年,几百年,可是他们始终看到的只是‘术’而已,一个比一个强大的‘术’。
可是对于‘术’后面的‘法’,他们则恍若未见。更别提‘法’身后的‘道’。
(这里是写给一个道友的。道、法、术。执念于术,则一生无缘见法,又怎谈道?望共勉之。)
**************************************
两人谈妥后,却并没有急着动身前往昆仑。因为叶知秋在来时的路上,接到了同门师弟的回报,在渝州和豫州的交界处,出现了一只害人的虎妖和不少被它害死的伥鬼!
有一句成语叫做为虎作伥!
这句成语的意思想必是不用解释了。
虎类若是机缘巧合之下修行成妖,而灵智又未开化的话,就会以人为食!即便是灵智开化了,没有高人教导和约束,一样会以人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