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第六十一章:战略转折(10/10)_龙的力量—南海扬_架空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六十一章:战略转折(10/10)

第六十一章:战略转折(10/10)

是有一点困难的。

而只要发现就有把握猎杀,也只是一个理论的范畴,因为在武器的选择之上如果用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那么基本上会遇到在发现直升机过程中相同的难题,而才用红外指导的空对空导弹,那么针对战斗机而研制的导弹,显然对红外特征比喷气机要小得多的直升机的显得没把握,即便是使用最为保险的机炮,也会因为速度差异大,而造成瞄准上面的问题。所以一般如果在没有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的系统辅助,即便是先进的歼-11H型舰载战斗机在对抗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时,仍会感觉明显的力不从心。

其实今天的天气并不非常适合出击,虽然还没有进入最烦人的孟加拉雨季,但是从3月开始,已经进入夏季的孟加拉湾以及达卡的上空云层已经很厚了,从1220米到5490米,云厚竟厚达427米。进入战区上空的所有中国海军航空兵都在云层上空进行巡航,等待着一起从“上海“号航母上起飞的E—7H舰载预警机和其他从安达曼群岛机场赶来的空中电子战/指挥战机,传为最近的战场监视情况。

刚刚进入战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机群便得到来自“上海”号航母指挥中心的通告,中国海军陆战队地面部队有一个支部队正陷入印度陆军的包围之中,他们自愿担任诱敌任务,用一个虚拟的战区指挥部吸引着印度攻城部队的注意力,目前印度陆军垂直空降的各山地师正在不断的调动,对这个孤立的据点实行包围,局面十分危机,急需空中支援。此刻达卡战区的上空印度陆军航空兵共有10至15个攻击小队,这些攻击小组往往编组有4~6架军用直升机,目前这些小队大多已经越过达卡外围的防御阵地深入达卡市中心10~20公里。在距中国海军航空兵机群西部约80公里的低空,此刻正8架印度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正对深入战区的中国海军陆战队特前部队实施垂直包围和攻击。

在“以海制陆”的战斗之中,保证持续不间断对敌方的电磁压制往往是海军航空兵所面临的最为艰巨的难题。因为与传统的海战不同,受到攻击的一方往往可以拥有与远征舰队相比,几乎不受研制的空间和能源,足以建立起囊括整个战区的地面电磁保护伞,要压制他们便不能简单的依靠航母舰载机群中的少数电子战集群,而需要更为强大的陆基电子战机的掩护。

此刻在刘庆征中校等人所价值的战斗机群背后,一支由3架运-8系列运输机改造而成的特种战机所组成强大的空中电子战集群正全力的工作着,它们虽然系出同门却各司其职。装载着仿制瑞典生产的爱立信PS-890型平衡木状相控阵雷达的运-8AW型空中指挥机飞行在队列的最前段,它的机身之上所携带的相控阵雷达,能够为舰载战斗机群提供450公里左右的最大搜索范围。同时这个系统应该还具有“地点”模式能力和广泛搜索模式,可以向前出的舰载战斗机群提供电子情报、地图测绘和对准任务。

在它的身后则是2架运-8EW型电子战机,这种由运-8系列运输机改造而成的中国第一代中型陆基电子战机其机体与一般的运输机并没有他大的区别,但机身侧面的和下部的十几个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突起部,却张扬的向世界昭示着它的“特殊才能”很多人都会将广泛装备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运-8EW型电子战机的出现归结于2002年,美国空军的1架EP-3型电子战机在中国南海上空窃取情报时,与前来拦截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8II型战斗机相撞,最终迫降于中国海南岛的“黄海事件”认为中国军工从迫降的美国空军电子战机中“窃取”了大量的电子战技术。但实际上增长迅速的中国电子信息业,早已为中国研发属于自己的电子战机提供肥沃的土壤。

这2架隶属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运-8EW型电子战机不仅装备着大规模阵列尖端收集情报设备用于监控敌军的电子活动。同时也能够发射对抗敌人通信和雷达系统的攻击性阻塞。此刻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印度陆军在达卡周围部署的地面警戒雷达和通讯系统在短时间之内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猛攻,几乎处于了瘫痪的状态。

而在队列最后压阵的还有1架来自中国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的C-130HE型电子战机。这架来自台湾特别行政区空军第439联队第20大队6中队的战机,是台湾关系紧张时代台湾地区空军唯一1架电子战和电子情报机,担负着两岸一旦开战,对大陆沿海雷达和防空导弹基地执行电子反制的任务。所以除了凝结了来自生产国—美利坚的航空技术之外,更穷台湾中山科学院“玄机计划”数十年之功的磨励。

虽然在两岸和平统一之后,这架C-130HE型电子战机一直都只能担任担任假想敌的角色,但是在不断的模拟对抗之中,这个曾经的被封闭于“最高机密”的光环之下的机组也越来越多走出了自大和腻想,成为了一架真正可以用于实际战场之上的利器。此刻在孟加拉湾的上空这架被称为“天干机”的C-130HE型电子战机主要的任务是截断印度陆军地面雷达与在印度空军以及指挥系统之间的通信联系。

在运-8AW型空中指挥机的指引之下,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机分头向盘旋在达卡上空的印度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那些猎物冲区,当雄壮的战鹰俯冲下降高度刺破厚厚的云层。刘庆征中校命令自己编队的2架僚机跟在自己的战机后侧约8公里左右的距离内保持纵队队形。在距离战区所在位置约60公里时,后座李丹中尉开始根据后方空中指挥机传递来的情报,打开自身的机载雷达搜索着这个空域的敌对目标。

从雷达的屏幕之上。刘庆征中校可以清楚的观察到4架印度空军的武装直升机正由东向西急速规避着,虽然与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通报的情况完全一样。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刘庆征中校呼叫空中预警和指挥系统,查问该区域是否有我方或盟军的直升机。当得到回答是:“没有。准许攻击。”之后,刘庆征中校熟练的操作着自己的战机将飞行高度下降到800米。为了避免遭遇印度陆军可能部署的高射炮和防空导弹。刘庆征中校选择了自己操纵雷达,让李丹中尉操纵战机所悬挂的瞄准吊舱高,来进一步搜索和锁定目标。

歼-11H型重型舰载机所携带的是由俄罗斯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研制的“游隼”型前视红外/光电/激光目标指示吊舱。这种吊舱长3

米,直径为0。39米,重250

千克左右,内装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目标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测器、目标跟踪单元等设备。其工作头的工作俯仰角为正10度到负15度,滚转角为正负180度。这样当战机做大机动飞行时,仍有充分能力保证将目标锁定在视场内。可以提供战机对地/海面目标的搜索,跟踪与锁定能力;控制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辅助导航和空空辅助跟踪等。在没有配备这种吊舱之前,歼-11H型重型舰载机也具备对地精确攻击的能力,但是竟对地面较大的目标如机场,指挥中心等具备搜索与跟踪能力,但对于车辆等小型机动目标还力不从心。而今天这种选择这种指示吊舱,更将成为低空武装直升机的杀手。

当刘庆征中校的座机刚刚钻出云层不久,李丹中尉便通过瞄准吊舱的探测系统看到了可怜的目标。它们几乎并排向西飞行,领队机处于中间前头的突出位置。他们显然也清楚自己所处的不利位置,所以在达卡的楼宇间穿梭,他们依然会在一定间隔进行悬停。而在战区的街道之上,另一架俄制米-26型重型运输直升机正停在地面之上,数以百计的印度陆军士兵正挣扎着向飞机上挤去,他们显然正急于撤离这个地方。

利用雷达探测到那些挥舞中的旋翼,刘庆征中校轻松锁定了这些目标。他决定首先用携带的激光制导炸弹炸毁这架位于地面之上的重型运输直升机。虽然再在混乱中轮番攻击其余的直升机。迅速向僚机通告了这个攻击方案,并让他们用SD—10导弹攻击各自锁定的目标之后。随后刘庆征中校便驾驶着自己的战机以大约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扑向目标,战机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地呼啸,正对一片慌乱的印度地面部队头顶,慌乱的印度陆军甚至选择了用轻武器来胡乱的射击。虽然刘庆征中校并不知道深入达卡的冷紫翎小队的确切位置,但从战场上的形势来看,他也不难判断出那些孤军奋战的伙计们处境极为不利。后座的向李丹中尉迅速向停留在地面上的俄制米-26型重型运输直升机进行激光照射,刘庆征中校迅速在距目标10公里的地方投放了机翼之下携带的一枚“雷霆”激光制导炸弹。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