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色列政府开出了众多丰厚的后报,中国政府也实在不想趟这个混水。最终经过了历时数个月的讨价还价,在中国政府的协调之下,以色列政府与获得独立的米佐拉姆共和国订立了一系列经济、科技互作协议。暂时稳住了叫嚣要“举国重演《出埃及记》”到处租借船只恨不能全民渡海,移民以色列的米佐拉姆人。
原印度东北部特区在战前共有印度政府设立七个邦,分别是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米佐拉姆、特里普拉、锡金和阿鲁纳恰尔。总人口3100多万,总面积约占印度陆地领土面积的8%。由于印度东北部在行政上属于印度的时间较晚,而印度自身在其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统一的时间也很短。加上贫困落后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长期以来都与印度政府处于离心离德的状态。虽然新德里一直以来强调东北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例如地处山区,没有港口,又偏处一隅,与印度其他地区之间夹着一个孟加拉国,仅有狭窄通道相连等等原因。但实际上印度政府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政策也是导致东北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除了在民族自绝的基础上赋予了阿萨姆、那加兰、梅加拉亚、米佐拉姆、特里普拉、锡金这6个邦的独立自主之后,中国政府更是启动了准备已久的“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战略。这一战略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便由中国云南省的经济学界提出,但是由于新德里的反对而迟迟无法启动。而随着中印战争的终结,一个崭新的自由贸易区域的雏形终于出现在了环孟加拉湾地区。
中印这段争议始于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会谈。在会上英国全权特使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提出麦克马洪线为西藏和英属印度之间的边界,该线将藏南及达旺等地区割与英国。后来英藏代表皆签字批准该线,中方代表则因中央政府反对而没有签字。中方至今的观点是: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因此西姆拉会谈条约只有单方签字(即英国),应视为无效。中国所坚持的是中印传统线。
而长期以来由印度根据英国政府单方面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而强占的藏南及达旺等地区建立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政府从来不承认该邦的合法性,而随着中印战争的结束,这一长期搁置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迎刃而解了。印度所强占的阿鲁纳恰尔邦地区,总面积为83743平方千米,可以说是现时印度东北部面积最大的行政区。但是人口不过100多万。随着由拉萨军分区组织的特遣队抵达该邦首府伊塔那噶。阔别祖国多年的藏南领土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
印度东北部各邦的独立风潮一度引发了印度本土民众和西方各国政府的猜测。中国会以印度原属各邦为单位彻底肢解印度的怀疑一度出现在众多国际观察家的报告之中。但是很快一个新兴联邦政体的出现却最终打破了人们的这些顾虑。
尾声:恒河沙数(三)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在探讨苏联解体之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景之时,总认为象印度、日本这样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国家里存在共产主义党派,并不为奇。毕竟在全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陷入空前低潮的情况下,这些共产主义党派的存在与其说是一股政治力量,不如说是这些国家议会民主的一种象征和标志。虽然在印度,共产主义党派存在的时间并不短,影响力也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在象西孟加拉邦这样的地方政府内长期执政,可以说星星之火,生生不息,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导致了他们要想夺取全国政权,形成燎原之势,却也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