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江山美人
宇文轩,复姓宇文。单名一个轩字。乃熙泽国皇帝陛下的第三个皇子是也。
总会有那么一个两个不同嘴脸的人在他面前,或艳羡,或妒忌,或憧憬,或半开玩笑地,叹上一句:“这人哪,生来就有个高贵低贱之分。有些人命里就带着富贵,这却是寻常人等盼不的。”这zhong话听的次数多了,任谁都能听出那其中的味dao来。
这感叹,不过是因了他的姓氏罢了,复姓宇文,熙泽国姓。
而对于宇文轩来说,生平最讨厌的,便是这个姓氏了。
对于六岁前的宇文轩来说,宇文这个姓氏,意味着的,是终日忙忙碌碌的东奔西跑,是终日不见天日的躲躲藏藏,是娘亲每夜里liu不完ca不尽的眼泪,是睡梦中一句句若有若无的叹息,是一个他称呼为爹的人从不肯留驻下来的背影。
年幼时的他并不知晓。为什么他总是要随着娘亲,在一众侍从的护卫之下,从京城搬到京郊,从京郊搬到藩镇,从藩镇搬到村落,按照那人的意思,似乎是离得京城越远越好,离开人烟越偏越好,最好能躲在大山shenchu1永世不要出来。最后他们也真的就搬到了大山shenchu1,不见繁华之地。
大山里有的是高大tingba看不到ding的苍天大树,有的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飞禽走兽,有的是雨后密密麻麻冒将出来的各色蘑菇。没有的,是人声鼎沸,人影jiao错。
孩子总是渴望探索的,宇文轩也不例外。大山里藏着许许多多可以供他发现,探索,玩乐,回味的事情。撵兔儿,爬树,摘蘑菇,捕小兽,混世魔王一般的闹腾,任他玩得多pi多闹,娘亲从未制止过他。只是一旦他跑的离大山外tou近了,便总是会不知dao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两个侍从,客气又执着地“请”他回去,并不许他踏出大山一步。他不甘。回去告诉娘亲告那侍从的状,换来的却是娘亲一脸郑重地叮咛他万万不可跑出大山。
孩子也总是多多少少有些逆反的心理的。年幼的宇文轩最渴望的,就是到那人语喧嚣的闹市里,吃一串娘亲说与他听的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喝一碗huanen如膏的豆腐脑,再买上一把木刻的大刀回家,虎虎生威地舞上一晚上。可惜每逢他将他的渴望说与娘亲听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娘亲断线珠子一般的泪珠儿一颗颗洒落下来,温热的手搂着他的小脑袋呜咽不已。几次下来,他便再不敢将这奢望说与母亲听了。
娘亲和他,随着一干随从的侍从们,就在那寂静不闻人语响的shen山中,一住,就是五年。
五年的岁月不算短,却因着彼时年幼,实在没能留下什么太shen的印象。唯一铭记在心的,是每双月逢了十五的那一日,一辆蓝布小棚的ma车骨碌骨碌从大山外面驶将过来,在娘亲的木屋前停下车lun,蓝布车帘挑开,便有一个黑袍白面的男子迫不及待地tiao下车来。脸上挂着笑,眼里尽是满满的焦急之色,又在见着娘亲的一刹那登时烟消云散,转而化作一缕温柔,目不转睛地盯着娘亲一个劲地瞧。
娘亲如花美貌,即便是终日布衣荆钗也依然光彩照人。然而平日里神情却总是郁郁,不见有多少欢颜显lou出来。却在见着那男子的一刻,如初夏里一朵徐徐绽放的荷花一般,整个人都透着由衷的快乐,脸颊边挂满了淡淡的红云,映得娘亲神采飞扬,竟似换了个人一般。
那男子若是来了,总会住上三四日后才会离开。他在的这段期间,也是娘亲最快乐的时光。终日里脸上挂满了笑意,一双细chang的凤眼笑得风情万zhong,zuo事情有劲了许多,连说话也比着平时多了许多。
宇文轩他见那些随从娘亲的侍从们都那男子甚是恭谨有礼,言听计从,动辄便是一句“主子有令,属下莫敢不从”便寻思着是否可从那男子chu1寻着出山的令牌。谁料他刚刚将他小小的奢望说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