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厕所里现少女的幽灵。”
我想,前面提到的那位请我演讲的老师其实也是明白这个理,只是多少有些倚老卖老的心态。否则,对于一个要从东京远赴大阪演讲的人,应该是说不
“恕不支付演讲费”这
话的。而我不愿意纵容这
倚老卖老的心态,是因为我的教师过
症太严重了。
但我最终回信谢绝,理由是排不开日程。这固然是事实,但还有一个信上没提的原因,那就是邀请函里注明“恕不支付演讲费”
再说件别的事。几年前,我为曾供职过的公司的内杂志撰写随笔,当时先是公司的前辈打来电话探询意见,随后社内杂志的编辑寄来正式的邀请函,函中注明“尽量为您申请稿费”不久公司的前辈再度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愿意接下这份工作,这时我才第一次表示同意。接着前辈又说“有件事不太好启齿”然后问我稿费应该支付多少比较合适。通常像这
情况,最后才谈稿酬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当下我答复他说,不需要支付稿费,只要送我随后几期的内
杂志就可以。前辈确认我是
自真心后,条件便谈妥了。这份工作让我很愉快。
我并不是贪图金钱,假如对方提要致送演讲费,我反而会主动辞谢。但看到信上如此表示,不由油然而生“教师果然都是这个德行”之
。
“有人在XX小学厕所里见到过少女的幽灵。”
超狸理论
和我情很好的作家黑川博行先生,过去曾在
中教
术。如果我当年能遇到像他这样
的老师,或许就不会变得不相信大人了。很可惜,我遇到的老师全是煞费苦心装扮成圣人状的笨
。念初中的时候,有个年轻老师幽默风趣,难得我还蛮喜
他的,没想到他竟当着大家的面,公然对因事故左
受伤的我说
不堪
耳的歧视的话。虽然我并未因此受到伤害,却对自己有
无珠、看不透他的本
到很气愤。
我不喜在科学上站不住脚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喜
缺乏科学依据的小说,毕竟我自己写的不少小说也算不上多科学。我反
的,是从不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事实。
后,依然很念关照过自己的恩师,每次见到这
人,我都
羡慕。
《逆转同学会》虽是艺术创作,灵却来自我的亲
经历。我曾受邀参加这
前教师的聚会,但不是去聚会,而是请我去演讲。邀请函上的措辞很客气,看得我诚惶诚恐。
学生并不是学校的走卒或手下,尤其毕业之后更是如此。学校理应把他们当成有职业的社会人士来对待。
我时常听到这论调:“因为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理论遭到破坏,科学家总是对超自然现象视若无睹。”对于那些一手缔造文明的伟大科学家来说,这
看法是何等的无礼。没有人会比科学家更期待推翻既有概念的现象
现,他们总是梦想着将自己信仰的一切彻底颠覆,因为唯有不断推翻与重建,科学才能日新月异。基于这
观念,有时他们也会表现得很冷酷。例如阪神大地震发生时,以建筑学家为首的科学家们必然大为震惊,但将这场悲剧视为资料宝库的,也正
而我毕业的大学也曾数次向我邀稿。有一回我忽然收到一个厚厚的信封,纳闷地拆开一看,里面是稿纸和回邮信封,另外附了一页信纸,说明稿件和题目,最低页数、截稿日期和联系方式。其中最低页数若换算成四百字稿纸,要将近二十页,截稿日期是二十天后。因为只字没提稿费,我想应该意味着这是无偿的吧?如果这样我也乖乖替他写稿,那为了区区几页随笔就提前一个月打电话联系的编辑也太可悲了。不用说,我自然将其扔到一边不加理会。快到截稿日期时,负责人打来电话再三央求,我只好大幅削减页数后差了事。大学常被视为欠缺社会常识的地方,依我看也并非没有缘由。
这说法没有问题,因为的确可能有人看见幽灵,这是可以证明的。
这样讲就不对了。幽灵的存在尚未得到科学证实。如果要这样说,多少总得提证据。那如果说有一百人目击过呢,是不是就可以认同?还是不行。说极端一
,就算亲
所见,我也不同意这
说法。这个时候只能得
“到那里会看到类似少女幽灵的东西”这样的结论,如此而已。至于那究系何
,则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