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藏住心中懊恼,噙着嘴角道:“方才,听见严词批评本太子诗句,那是本意么?”
“不是。”黄梨江毫不迟疑的回答,教在场人个个生出不同的反应。
总还算识相。秦无量想。不过黄梨江先前的卓尔不群,原来只是装模作样罢了,还真令人有些失望。
“是么?”还以为…太子眼中也不禁流露出一抹可惜的神色。
黄梨江遥望着粉壁上那首歪诗,负手身后,随即正色地看着太子,道:“先前,生员评论诗,并没有考虑写诗者的身分,倘若是一般佣生所作,那么,我的评论自是中肯;可现在生员知道那是我朝东宫所写,不免要以更高的眼光来看待。私以为,以殿下尊贵的身分写出如此游戏之作,相当不可取,不是一名储君应有的行止。”
黄梨江字字句句铿锵有力,连想为他缓颊都没留转圆的余地。
不仅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傻眼,就连太子也微微一怔。
父黄逎不曾教官场之道?差点这么问出口,然而转念思及黄翰林在宫中的表现,也许,不是不曾教,而是根本不谙其中奥妙。
黄逎并非一名懂得官场之道的官员,也因此,虽然素负文才,受人敬重,却始终只是一名干涉不了政局,站在棋局之外的御用翰林学士罢了。
看来他的长子也有乃父之风呢。
有趣…只是这可真让为难了。要放开这么个是非分明的宝么?
以神童直言不讳的态度来看,倘若留他在身边,往后两人相处,必然“十分精采”这该如何是好…入主东宫三年来,不是没用过别的侍读,但最终都因故一一驱离了。若非忍无可忍,母后不会亲下通牒,要他“自己”到太学里挑个“对”的人。
当然,他大可随意挑选一个,交差了事。
但倘若这一回挑出来的人选又让母后不满意,决定插手干预东宫作息,只怕往后他这个东宫之主就再也没快活日子可过了。
他很清楚,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定的限度。
思及此,不禁再瞥了少年一眼。
才十二岁呀…真要就这么将他推入虎口?
好似怎么选择都不妥,颇为难人…
他“刷”地一声,打开摺扇,轻轻摇了起来。
“殿下?”黄梨江突然讶异地看着红袍公子。
明光太子这才“噫”了一声,发现自己在陷入天人交战之余,竟已缓缓伸手向他——
不可!会误了这少年前程。脑袋里一个警告的声音疾出,然而身体仿佛不听使唤,依然不由自主地收起随身玉扇,并且放进少年手中,强要他收下。
看来他果真身不由己了。
唇角微扬,他抿去一丝苦笑。
“三日后,带此扇到东宫来。”说罢,他转身往身后院落走去,怕自己随时都会反悔。
得在反悔前,先向董祭酒讨到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