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召旻(2/3)_诗经原文及翻译_历史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 召旻(2/3)

召旻(2/3)

此篇共七章,句式基本为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乃至七字句穿其间。首章一开始就责天,责天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指斥。因为周人的天命观已有天人应的彩,国家的最统治者天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天的意志,天政治清明,自然风调雨顺,天昏庸暴,天就会降下各自然灾害;所以“天笃降丧”必然是天缺德的结果。这样,百姓受饥馑荼毒,离失所,即使在边僻之地也遭灾荒的惨象上就攫住了读者的心,使之受到烈的震撼,为受难的民众而悲悯,并由此去思索上天为何降罪于世人。

第四章的描写又回应第一章,以天灾喻人祸。引人注意的是两个“如彼…”句式,一般来说,下一个“如彼…”句之后,应该也有说明的文字,但这儿“草不溃茂”既是上承“如彼岁旱”的说明文字,又是下应“如彼栖苴”的说明文字。也就是说,照例是“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草不溃茂”的完整句式缩掉了一句,但此缩略并不影响语义,反而使文势更跌宕之致,这恐怕也不是诗人有意为之,而是他的妙手偶得。此章末两句“我相此,无不溃止”诗人说:我看这个国家,没有不灭亡的理!这来的预言恰恰反映诗人心理上的反预言,痛陈国家必遭灭亡正是为了避免这灭亡。但历史告诉人们

在上章不遗余力地痛斥人之后,第三章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行抨击,并叹自己职位太低无法遏制他们的气焰。上章有带叠字词的“溃溃回遹”句,这章更一步又用了两个双叠字词组“皋皋訿訿”、“兢兢业业”一毁一誉,对比鲜明,不啻有天壤之别。“曾不知其玷”问那些小人怎么会不知他们的缺?可谓明知故问,是在上一章弩般的正面攻之后转为匕首短剑般的旁敲侧击,虽方式不同,但照样刺得很。而“我位孔贬”又糅了诗人的世之,这世之不是单纯的位卑权微之叹,而是与伤幽王人败坏政事的家国之恨密不可分的。为士大夫,哪怕是地位最低的那一层次,也有尽心竭力讽谏规劝君王改恶从善的责任与义务,这虽尚不如后来顾炎武所标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境界那么,却也不乏时代的光辉了。

则不我惠”仰望茫茫上空,慨叹老天没有恩情,《召旻》首两句是“昊天疾威,天笃降丧”悲呼老天暴难当,不断降下灾祸,两者语气十分相似,只是《召旻》的吻更激切一些。周幽王幸褒姒,斥逐忠良,致使国家濒于灭亡,所以诗人作《瞻昂》一诗刺之;周幽王又任用佞,败坏朝纲,这与幸褒姒一样对国家造成极大危害,所以诗人再作《召旻》一诗刺之。说来有趣,“惟女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货》)一语的意思,在成于西周末的《瞻昂》、《召旻》二诗中已有了表述。孔传说是《诗经》三百篇的厘定者,他说这番话,除了有而发,恐怕与《诗经》中这两篇也不无系。——当然,这只是臆测,谈起此事只在于提请读者注意古代对女与小人的看法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逐渐主题。“天降罪罟”义同上章的“天笃降丧”变易其词反覆陈说老天不仁,当然仍是意在斥王。这一句与前一篇《瞻昂》的“天之降罔(网)”也是同义的,这多少也可见两章内容上的相关。然“蟊贼内讧”勾心斗角,败坏朝纲,是昏王纵容的结果,已与上章所说天降之灾带来饥馑亡全然不同,这也可见“天降罪罟”实在的意思应是“王施恶政”“昏椓靡共,溃溃回遹”二句,所用的语词虽然今人不很熟悉,但在当时却是很有生命力的词汇。痛斥佞小人糟糟地互相谗毁伤害,不认真供职,昏愦邪僻尽坏事,已经是咬牙切齿的愤恨,但这还不够,于是最后再加上一句:“实靖夷我”——这是要把我们好好一个国家给葬送掉啊!读到此,读者仿佛可以看到诗人的心在淌血。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