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序》说:“《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何谓巡守?郑玄笺说:“武王既定天下,时
行其
国,谓巡守也。”何谓柴望?即柴祭、望祭。柴祭即燔柴以祭天地,望祭即遥望而祭山川。因此,孔颖达疏认为是“武王巡守告祭天之乐歌”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巡守而朝会祭告之乐歌”今人
亨更
地说是“周王望祭山川时所唱的乐歌”(《诗经今注》)。其他古今说诗者,虽有小异,而无大的不同。但细审诗意,乃歌颂克商后武王封建诸侯,威震四方,安抚百神,偃武修文,从而发扬光大大周祖先功业诸事,应为宗庙祭祀先祖时歌颂周武王的乐歌。
全诗十五句,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
缓不顺”(方玉
《诗经原始》),所以还是从旧说以不分为好。
} else {
var obj = document。all(type num);
}
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此诗采用“赋”的手法行铺叙。开
即说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
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右序有周”“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就首先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其次又说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继立“明昭有周”是能发扬光大有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接着又写武王平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戢
戈、櫜弓矢,偃武修文,并以赞叹的
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
德,武王就把这
德施行于天下四方了。最后一句,总赞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与首句遥相呼应。可见,此诗从
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
挚而敬慕的
情。它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
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
密,在大多臃
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陈
展《诗经直解》中曾引明人孙鑛的评语说:“首二句甚壮、甚快,俨然坐明堂、朝万国气象。下分两节,一宣威,一布德,皆以‘有周’起,…整然有度,遣词最古而腴。”这是符合此诗写作特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