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 施饭转胜(1/2)

施饭转胜(1/2)

施饭转胜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han。饭千万斯陀han,不如饭一阿那han。饭一亿阿那han,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上章说到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布施,看到人家布施,我们随喜赞叹,也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这就是随喜功德。本章讲的,是要自动行布施,列出了九zhong布施zhong“福田”的对象,较量布施功德的胜劣。

我们把供养布施,称为zhong福田,福田有悲田、恩田和敬田三zhong,我简单地解释一下:

一、悲田:悲,就是慈悲,出于一片慈悲、同情心,好象看到贫苦人家,非常的可怜,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我们怜悯他、帮助他,称为悲田。

二、恩田:这是对我们有恩惠的人,我们要报答他,在佛教的回向偈有“上报四重恩”的句子,四恩就是国家、父母、师chang、以及每一个众生,对我们都有恩惠,我们要报答他们,这称为恩田。

三、敬田:对有dao德的人,我们生起崇敬心来供养他,这称为敬田,好象供养三宝,就是属于敬田了。

本章讲施饭转胜,是以“敬田”的立场,而作布施。

“佛言”,就是佛说。释迦牟尼佛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有两zhong解释:一个作为名词解,好象我们每天三餐所吃的“饭”,是个名词。另一个作为动词来解释,饭是以饮食去供养人家,是个动词。恶人与善人,在第四章佛曾经告诉我们“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假如我们的shen三、口四、意三,十zhong都zuo好的话,就是世间善行的善人(好的人),相反的,要是作恶的,就变成恶人了。这里所说的善人与恶人,就是指行十善或十恶的两zhong人。

“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意思是说,我们用饮食,请一百个人吃一顿饭,不过,这些都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要知dao,你供养的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你这个功德就少了,抵不上供养一个行十善的人。也就是这一百个受你的布施供养,你帮助坏人,等于是助纣为nue,算是帮凶,所以功德就差了,倒不如供养一个好人还有功德。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既然供养一百个zuo坏事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好人,好吧!那我供养好人吧,供养一千个善人。目数虽然增加了十倍,但是比较起来,我们请一位修持五戒学佛的人吃饭,功德就比请这一千个善人还要大,为什么?因为持五戒的人,已经ju备了世间的正见,zhong了学佛成佛的正因,善行总会辗转增上的,一般社会上的善人跟他比就差得远了,善人虽然行善,这当中难免还会生起邪见的,另一方面,由于心念没有坚固,今生未必能够时时行善,下一辈子转个面目,也未必能够行善。

我再说明一下,所谓持五戒者,五戒,简单地说,就是杀、盗、yin、妄、酒,这五zhong都禁止,不去犯它,称为持五戒。五戒不但是佛教的戒律,可以说是zuo人的gen本,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讲的也就是五戒,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不杀生就是仁慈,不偷盗就是义,不邪yin是很有礼节,不妄语,讲话不会信口开河,就是有信用,不饮酒,一个持戒的人不会luan喝酒、吃麻醉品、吃丧失理智的东西,这都是zuo人的gen本。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要知dao,学佛最基本的第一步是受三皈依,第二步就是要受持五戒。受持五戒,男居士称为优婆sai,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优婆sai、优婆夷,译成中国话叫近事男、近事女,是专专亲近、事奉三宝的在家弟子,所以,持五戒,正式进入佛门,已经受持清净的戒律。何况,五戒是一切戒律的gen本,通于在家与出家,是所有的佛弟子必须遵守的,所以供养持五戒的凡夫僧,或者在家居士,功德当然跟社会上没有修行的善人大不一样。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我们供养受持五戒的一万个人,但是还不如去供养一位须陀洹。须陀洹、斯陀han、阿那han、阿罗汉,我在本经一开始的序分,已经解释过了,这个地方,我再约略地把它提一下。就是说,我们供养受持五戒的一万个人,不如供养一个已经证得初果,预入圣liu的圣人的功德大,为什么?入于预liu圣果的人,已经了解佛法的义理,ju足了世出世间的正见,而且确认了修行的方向与信心,坚决地去走他应该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