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章 是非
夫损益殊途,质文异政。或尚权以经纬,或敦dao以镇俗。是故,前志垂教,今皆可以理违。何以明之?
(是曰)《大雅》云:“既明且哲,以保其shen。”《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非曰)《语》曰:“士见危致命。”又曰:“君子有杀shen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是曰)guan子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古语曰:“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
(非曰)《吕氏春秋》曰:“夫人以食死者,yu禁天下之食,悖矣;有以乘舟死者,yu禁天下之船,悖矣;有以用兵丧其国者,yu偃天下之兵,悖矣。”杜恕曰:“夫jian臣贼子,自古及今,未尝不有。百岁一人,是为继踵;千里一人,是为比肩。而举以为戒,是犹一噎而禁人食也。噎者虽少,饿者必多。”
(是曰)孔子曰:“恶讦恶以为直。”
(非曰)guan子曰:“恶隐恶以为仁者。”魏曹羲《至公论》曰:“夫世人所谓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大义;保明同好者,朋友之至jiao。斯言之作,盖闾阎之臼谈。所以救爱憎之相谤,非笃正之至理,折中之公议也。世士不料其数,而系其言,故善恶不分,以覆过为宏也。朋友忽义,以雷同为美也。善恶不分,luan实由之。朋友雷同,败必从焉。谈论以当实为情,不以过难为贵;相知以等分为jiao,不以雷同为固。是以达者存其义,不察于文;识其心,不求于言。”
(是曰)《越绝书》曰:“衒女不贞,衒士不信。”
(非曰)《汉书》曰:“大行不细谨,大礼不让辞。”
(是曰)黄石公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
(非曰)司ma错曰:“yu富国者,务广其地;yu强兵者,务富其人;yu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后王业随之。”
(是曰)《传》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语》曰:“礼义之不僭,何恤于人言?”
(非曰)《语》曰:“积毁销金,积谗磨骨,众羽溺舟,群轻折轴。”
(是曰)孔子曰:“君子不qi,圣人智周万物。”
(非曰)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载形,圣职教化。”
(是曰)孔子曰:“君子坦dangdang,小人chang戚戚。”
(非曰)孔子曰:“晋重耳之有霸心也,生于曹卫;越句践之有霸心也,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覆shen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是曰)韩子曰:“古之人,目短于自现,故以镜观面;智疑于自知,故以dao正己。”
(非曰)老子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是曰)唐且曰:“专诸怀锥刀而天下皆谓之勇,西施被短褐而天下称美。”
(非曰)慎子曰:“mao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之以pi倛,则见者皆走;易之以玄緆,则行者皆止。由是观之,则玄緆,色之助也。姣者辞之,则色厌矣。”
(是曰)项梁曰:“先起者制服于人,后起者受制于人。”《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
(非曰)史佚有言曰:“无始祸。”又曰:“始祸者死。”《语》曰:“不为祸始,不为福先。”
(是曰)慎子曰:“夫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及至南面而王,而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物,而势位足以屈贤矣。”
(非曰)贾子曰:“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耳,而民必胜之矣。故纣自谓天王也,而桀自谓天父也,已灭之后,民亦骂之也。以此观之,则位不足以为尊,而号不足以为荣矣。”
(是曰)汉景帝时,辕固与黄生争论于上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杀也。”固曰:“不然。夫桀纣荒luan,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人,弗为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非曰)黄生曰:“冠虽蔽,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dao,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君有失行,臣不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南面,非杀而何?”
(是曰)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人不足,人不足则怨chang。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
(非曰)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