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历代游记选 > 清朝黄山纪游(3/3)

清朝黄山纪游(3/3)

半,雾雨沾湿衣袂。及至狮 子林,为江君言之,盖山下大雾终日矣。狮子林酉去三里许,为 西海门,登之望落日,亦奇观也。以雾雨,不及住。夜分,江君复 援琴为《潇湘》、《水云》、《矣乃》诸曲,而烟雨迷蒙,响激林樾。 至日出时,始稍晴雾,乃去狮子林,登始信峰。东行横冈中, 见有拔壑而起、其上五石直立者,日五老之峰。始信峰麓,一石 耸出,下圆而上锐如笔,小松复之,日笔花之石,及始信峰,则皆 不见。峰中断,两崖壁削平仞,横石其上以度。而北崖有松,横 枝直抵南崖,是日接引之松。稍折而上,有三松焉,题之日聚音。 登其上,三面皆临绝壑。其西北隅,自狮子峰下迄,有两峰相连续,如屏障,如人物甚众。再下即清凉台也。台下一峰,如钟复其上,旋斡毕备,曰石钟之峰。转而南望,西南众石森罗,状与仙都同,盖散花之坞。其东南隅则石琴峰,有巨石,悬如琴。此即光明顶所见麒麟峰也。迄东瘦石丛植,纤如竹林之笋、列土而怒出者,日石笋之冈。始信、石琴之间,一峰拔起,中有石如人危坐,前小石无数,如群弟子环列之状。迤而东北,丹霞峰半,复有仙人对弈、贵客旁观、贾胡献宝诸形。再迄即布水、上升两峰也。是日云海复现,诸峰多在云海中,所见略与清凉台等。相与流连,逾时乃去。下峰左折可二里许,至平天冈,行径天柱。仙都二峰之间,天柱尽,循探珠峰行,仙都尽,循月明、笙乐、天衣、老人诸峰行。数里至白沙岭,逾岭道穷,溪水急流乱石间,乃乘石,渡大溪而西,行数十武,复渡而东。再三里许,闻有钟梵之音来自林薄中,盖云谷寺也。自下始信峰,至平天冈,微雾,愈下则雾愈甚,诸峰忽隐忽见,多不能悉其名状。及至云谷寺,亦在雾中。寺与九龙峰对,竹树丛密,殆以万计,中有泉,曰灵锡。出寺稍右,有盘石据大溪上,溪流相排击有声,坐其上,可望钵盂、老人诸峰。而微雨自潭上来,不可留,乃归寺中。 明日复雨,遂信宿于此,乃行山中。有鸟如伯劳,声清而和,每十百为群,交相鸣于丛阴宿箐之中,闻之如乐作焉。然惟狮子林及云谷有之,他未之见也。予既出山,循九龙峰数里,而鸟鸣切切未已,如相送然。再下山半,有亭日天绅,隔涧则九龙瀑水也。水经九龙峰环绕而出,至峡口,下注为潭,潭复下悬为瀑。一瀑一潭,累累相承,其折凡九,乃井入于溪。自是路渐坦夷,而冈峦蔽亏。回顾黄山诸峰,多不可见。乃寻旧径,过汤口,买篮舆,翼日而归。是游也,居山中者七日,往来道途者三日,凡十日云。 题记:黄山天下闻名。这里奇峰怪石,鬼斧神工;松涛云海,变幻无穷。它给了历代画家文人创作的题材和灵感,历代画家文人为之倾倒,纷纷为之描摹写意,为之讴歌赞叹。这篇文章,叙事详尽,比拟生动,使我们领略了黄山神奇的风采。 作者以上山的游踪为线索,抓住每个景点的独特之处,三言两语,传神点睛。如上慈光寺,寺中一木莲,翠叶肥硕,繁花似香雪。又如云巢上、迎客松,傲立巨石之畔,倚壁下望,绝壑万切,令人心惊胆寒。再如莲花峰,状如浑浑冥冥天宇中将绽之莲花。作者不畏险途,将亲眼所见细细揣摩,因而能把黄山的每个山峰、景点的位置、形态叙述得精到清晰。除了文学才华,还体现了他深厚的地理知识。作者的描述,注意详略,突出重点。描摹黄山千变万化的云海世界,想象夸张,神奇浪漫,浓墨重彩,激情倾注。如:东方日出之处,灏气布合,杏冥鸿蒙,与天无际;天风乍卷,涛涌云奔,茫茫洋洋,震胸骇臆。气魄宏大,极富诗意。再如山峦沉晦于云海之中,幻象万端,恰似长鲸、巨鲲、龙鼋出没浮沉于惊涛骇狼之中,奇态诡异,呼吸百变。想象大胆,浪漫传神。 作者以传神之笔,将黄山奇观穷形尽状,活灵活现。字里行间,还透露出登临绝顶、俯瞰天下的豪情。 阅读此文,似日游黄山,给人以无穷的享受。 作者简介:王灼,字滨麓,号悔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选为东流教谕,曾于黄山旁的歙县设馆,与当时著名文人张惠言等结交。贯通汉唐宋经学,折衷诸家义理。为文崇尚秦汉古文。著有《悔生诗文钞》等。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