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有些不安“不是这么说,不是这么说!”他赶紧摇手“外国银行,自有他们国度的公使管辖。咱们皇太后的懿旨行不到他那儿,就谈不到抗旨。”
“这么说…。”瑞锦山也缩住了口,他本来想说:“盛大人总也有款子存在外国银行?”这话要说出来,可能会搞成不欢而散,大可不必。
话虽未说,意思已明明白白地显在言外,盛宣怀当然不会追问,但很想解释,自己并无存款在外国银行。转念一想,这样说法,就如俗语所谓“越描越黑”是很傻的事。
宾主之间,开始出现了沉默。因为一直谈得很起劲,忽然有话不投机的模样,彼此都觉得难堪,也都觉得该打破这一难堪的沉默。
“锦山…。”
“盛大人…。”
两个人是同时开口,也都同时停住“锦山,”盛宣怀让客:“你有话先说!”
“盛大人,我再想跟你老叨教,跟外国银行借款行不行?”
“当然行!不过要看什么人借。”盛宣怀低声说道:“锦山,是不是你想用钱?”
瑞锦山心中一动。照此光景,只要自己开口,几千银子可以稳稳到手,如果打李莲英的旗号,十倍于此的数目,也是手到擒来。
他的念头尚未转定,盛宣怀却又开口了:“如果你想用钱,我可以替你想办法,不用花利息。”
“怎么呢?”
“你要用钱,想来不会多,无非万儿八千,我想法子在那里替你挪一挪。电报局在外国银行里也存得有款子,利息很微,算不了一回事,我替你垫上就是。”
瑞锦山恍然大悟,其中还有官款私借的花样。而且盛宣怀的口气甚大“万儿八千”还说不多,那么多则就是以十万计了。
“多谢盛大人!”瑞锦山站起来请个安:“等我要用的时候,再来求盛大人。今儿打搅不少时候,该告辞了。”
醇王是四月二十六回京的。不过早就电奏在先,要五月初一才能复命,因为此行带回许多船舰、炮台、船坞的图说,尚待整理进呈,同时十几天巡行数千里,见闻极多,关于大办海军应兴应革事项,亦须通盘筹划,至少要有三四天的工夫,才能毕事。
不过醇王巡视的经过,慈禧太后不待他复命,就已明了,因为李莲英亦须复命。照他的看法,办海军根本不须那么多钱,尤其养船的费用,可以大事撙节。此外也谈到北洋衙门气派之大,以及北洋官员薪俸之优,言下颇有不平之意。
这自然有些过甚其词,他的意思是要迎合慈禧太后早就存在心里的一个想法:与其让你们胡花,不如我自己来花。果然,慈禧太后当时就作了一个决定:早日降懿旨宣示归政,这也就是决定催促醇王将该兴修的禁苑工程,早早完工。
五月初一清早,醇王的复奏递到,共是一折一片。奏折中陈述察度北洋形势、应建海军规模及练兵选将,首重人才,所以军事学堂,必须推广的大概情形。附片是密保得力的海陆将领,文武人员。慈禧太后看得很仔细,印证了李莲英的陈述,对于北洋的全盘情势,已了然于胸了。
召见之后,自然有一番奖勉。然后听醇王口述看操的情形。他拙于口才,一件很热闹的事,讲得索然无味,远不如李莲英的刻画,来得生动。然而,慈禧太后不便打断,耐着性子,听他讲完,方始问道:“海军不过刚刚开办,照你这一次去看的情形来说,将来还得要有大把银子花下去。怎么样筹款,你跟李鸿章谈过没有?”
“这是一定要谈的。办法是有几个,不过一时似乎还不宜明示。”醇王答道:“海防新捐,限期将到,看来一定要展限。”
“可以。”慈禧太后答道:“这不妨早早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