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慈禧全传 > 第一0六章(5/10)

第一0六章(5/10)

要跟载沣争一争,当时便向世续说道:“伯轩,有个陋习,我想趁此机会革除了它。走,走,一起见摄政王去。”

“香涛,”世续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不算多事,你一定也赞成。”

“那是什么事呢?”

“传旨申斥的陋习。”张之洞说:“摄政王怕还不知道,要你跟他解释。”

载沣就坐在里屋。张之洞与世续交谈时,他已约略有所闻,所以等他们一进去,先就说道:“传旨申斥的规矩我知道,是派太监去申斥。”

“王爷可知道,这是个美差?”

“美差?”载沣诧异:“莫非还有好处吗?”

“是的!有好处。”世续接口说道:“受申斥的人,照例要给奉旨申斥的太监一个红包,听说是有规矩的,预先讲好了没事,跑去说一声:‘奉旨申斥!’喝喝茶就走了。倘或不照规矩送,或者送得不够数,受申斥的主儿,那可就惨了!”

“怎么呢?”

“无非张嘴乱骂,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会骂的能连着骂个把钟头不停嘴,真能骂得跪在那儿的人,当场昏厥。”

“是不是?王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之洞说:“刘廷琛身为大学堂总监督,多士表率,师道尊严,如今名为传旨申斥,实则受辱于阉人,何堪再为师表?就不说刘廷琛,其他奉旨申斥的,大小都是朝廷的命官,无端受辱,斯文扫地,岂朝廷亲贤养士之道。王爷受大行太皇太后付托之重,天下臣民,属望甚殷,革故鼎新,与民更始,大可从小处着手。似此陋习,请王爷宣示,断然革除。”

“怎么革法?”

“传旨申斥,既已见于上谕,便是申斥过了,不必再派太监去胡闹。”

载沣考虑了一下,终于点点头说:“革掉也好!”这虽是一件小事,但正反双方都颇重视。在张之洞以为这是裁抑宦官之始,防微杜渐,自觉无愧于顾命老臣,在太监则以为是载沣的“下马威”有意跟深宫作对。尤其是小德张,把这件事看得很严重。

“主子瞧瞧,不就管到宫里来了吗?如果老佛爷在,他那儿敢!”

光绪皇后从升格为太后,一切皆以作为她的姑母而为婆婆的慈禧太后为法。本来时异势迁,她的才具亦远逊于慈禧,根本不能学,也学不象。不过,载沣较之当年的老恭王,亦犹太后与慈禧之不能相比,所以在短短的期间内,多少巴建立了太后的权威。这因为小德张替她出主意,抓住了载沣一个弱点:他不会用脑筋,稍为麻烦些的事,便想不透彻,他又不会说话,稍为复杂些的事,便说不清楚。因而就格外怕事。抓住他这些弱点,制他很容易,只要把很简单的一件事绕两个弯弄得很复杂,然后故意跟他找麻烦,就无有不“竖白旗”的了。

于是为了革除由太监“当面传旨”申斥一事,太后又把他找了去问。

“这是谁的主意?”

“张之洞的主意,世续也帮着他说。”

“他们怎么说来着?”太后紧钉着问。

张之洞的那篇大道理,载沣已记不太清楚,就能记得清楚,也无法转述,想了一下答说:“他们说传旨申斥的太监,骂得太凶了,怕人受不了。”

“受不了,不会好好当差,别犯错吗?”太后又说:“就是要骂,才会改。”

“是啊!”载沣脱口附和。

“既然你也知道该骂,怎么又听张之洞的话呢?”

这一问将载沣问得张口结舌,无以为答,而且颇为困惑。当时觉得张之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而如今太后的话,似乎亦很有道理,那么究竟是谁错了呢?

“你说个道理我听,明知道人家的话错了,何以又听了进去。”

“他,他也是军机大臣嘛!”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