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午后,燕白颔方回到书房来,对平如衡说
:“今日宗师请我去,要我
燕台八景诗,又要
祝山相公的寿文。见我一挥而就,不胜之喜,破格优待。又要特疏荐我为天下才
第一。又不知谁将吾兄才名
到宗师耳朵里,今日再三问小弟可曾会兄,其才果是何如。小弟对
,‘最是相知,其才十倍于己。’宗师听了,大喜之极,还要请兄一会,要将兄与小弟同荐。荐与不荐虽无甚荣辱,然亦一知己也。”平如衡
:“宗师特荐天下才
,虽亦一时荣遇,然有其实而当其名则荣,若无其实而徒
其名,其辱莫大焉。此举吾兄
才,当之固宜,小弟实是不敢。”燕白颔
:“吾兄忝在相知,故底里言之。兄乃作此
言,岂相知之意哉?”平如衡
:“小弟实实不是
言。天下才
甚多,特吾辈不及见耳。今若虚冒其名而被召
京,京师都会,人才聚集,那时彼一才
,此一才
,岂不羞死。”燕白颔笑
:“吾兄平素
空四海,今日为何这等谦让?”平如衡
:“小弟不是谦让,争奈一时便有许多才
,故不敢复作旧时狂态。”燕白颔
:“一时便有许多?且请问兄见了几个?”平如衡
:“小弟从离洛
,自负天下才
无两,不意到了山东汶上县,便遇了一个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到了松江,又遇见吾兄,又令小弟拜于下风。不意今日又遇见一个才
,读其诗百遍,真令人
俱香。小弟若再缅颜号称才
,岂非无耻。”燕白颔
:“汶上者
远无征,且姑无论;小弟不足比数,亦当置之;且请问今日又遇何人?”平如衡遂将扇
递与燕白颔看,
:“此不又是一才
乎?”燕白颔展开读了一遍,不觉惊讶
:“大奇,大奇!前日遇见那个宋信,难
会
这样好诗?我不信,我不信!”平如衡
:“他明明写着‘《咏白燕》小作,书以紫侯词兄郢政’怎说不是他
的?”燕白颔
:“若果系他的笔,清新俊逸,真又一才
也。但细观其诗,再细想其人,实是大相悬绝。”平如衡
:“他既来拜兄,兄须答拜。相见时细加盘驳,便可知其真伪矣。”燕白颔
:“这也有理。明日就同兄一往,何如?”平如衡
:“小弟就同去也无妨。”二人算计定了,燕白颔便叫取酒。二人对饮,细细将《白燕诗》赏玩,俱吃得大醉方歇。
,将名帖投。一个家人回
:“相公
门了。”宋信问
:“哪里去了?”家人回
:“王宗师老爷请去了。”宋信又问
:“今日不是考期,请去
甚么?”家人
:“听得说是要
诗,不知是也不是。”宋信
:“既是不在家,拜上罢。”就将名帖同扇
付家人收下,去了。
到了次日,燕白颔果然写了名帖,拉平如衡同去回拜。寻到寓,适值宋信不在,只得投了一个名帖便回。二人甚是踌躇,以为不巧。不期回到门前,忽见一个家人,手中捧了一个拜盒在那里等候。看见燕白颔与平如衡回来,便迎着说
:“家相公拜上二位相公,明日薄酌,奉屈一叙。”就揭开拜匣,将两个请帖送上。燕白颔接了一看,见是张寅的名字,心中暗想
:“他为甚请我?”因问
:“明日还有何客?”家人答
:“并无杂客,只有山东宋相公与二位相公。”燕白颔又问
:“山东宋相公?可就是与府里晏老爷相好的么?”家人
:“正是他。”燕白颔
:“既是他,可拜上相公,说我明日同平相公来领盛情。”家人应诺去了。
燕白颔因与平如衡商量:“兄可知老张请你我之
原来燕白颔与平如衡会过,便彼此谈论,依依不舍。遂移了平如衡在燕白颔书房中住下,以便朝夕盘桓。这日燕白颔虽被宗师请去,平如衡却在书房中看书。家人接了名帖并扇,遂送到书房中来。平如衡看见,就问
:“是谁人的?”家人
:“是一位宋相公来拜送的。”平如衡遂接过去一看,看见名帖是宋信,心下暗
:“想必就是前日迁柳庄遇见的那人了。”再将扇
上诗一看,见题是《咏白燕》,因想
:“白燕诗自有了时大本与袁凯二作,后来从无人敢继,怎么他也想续貂!不知胡说些甚么。”因细细读去。才读得
两句,便肃然改容;再读到首联“鸦借
”“雪添
”不觉大惊
:“此警句也。”再细细读完,因拍案叹息
:“怎便说天下无才!似此一诗,风
刻画,又在时、袁之上。我不料宋信那等一个人品有此
才!”因拿在手中
咏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