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辽史 > 卷十(2/3)

卷十(2/3)

重熙五年(1036),兴宗皇上亲临礼贡院以及亲自考试士,都是张俭打见时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称。张俭只穿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一菜,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一次正当冬天,在皇上歇息之便殿奏报事务,皇上见他袍破旧,暗里派近侍用火夹穿个上记号,每次见到他都没有换下来。皇上问其缘故,张俭回答说:“我穿这件袍已经三十年了。”当时崇尚奢侈华丽,所以用这法微言讽喻皇上。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内府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一并赐给他们士及第,张俭决推辞。有司捉住了八个盗贼,已经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正犯。被斩首者的家人申诉冤曲,张俭接连三次请求审理。皇上大怒说“:你难想要朕偿命不成?”张俭说“:八家老小冤苦无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问抚恤,使他们能够收尸下葬,就足以安抚活着和死去的人了。”皇上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张俭任丞相二十多年,对皇上大有辅弼补益之功。

论曰:张俭名符帝梦,遂结主知,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功著两朝,世称贤相,非过也。邢抱朴甄别守令,大惬人望,两决滞狱,民无冤滥。得臣引盛唐之治以谏其君,萧朴痛皇后之诬,至于呕血。四人者,皆以明经致位,忠荩若此,宜矣。圣宗得人,于斯为盛。

分译文

得臣,南京人。好学,博通古事,尤其擅长诗。保宁间(969~979),历任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常参与朝议,以正直著称。乾亨初,宋国军队多

。明年,拜北府宰相,迁北院枢密使。时太平日久,帝留心翰墨,始画谱牒以别嫡庶,由是争讼纷起。朴有吏才,能知人主意,敷奏称旨,朝议多取决之。封兰陵郡王,王恒,加中书令。及大延琳叛,诏安抚东京,以便宜从事。兴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国事一委弟孝先。方仁德皇后以冯家所诬被害,朴屡言其冤,不报。每念至此,为之呕血。重熙初,改王韩,拜东京留守。及迁太后于庆州,朴徙王楚,升南院枢密使。四年,王魏。薨,年五十,赠齐王。铎剌,国舅详稳。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人。幼聪慧,书一览辄成诵。统和中,以世业为本吏。未几,升闸撒狘,寻转枢密院侍御。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八哥以扈从有功,擢上京留守。开泰四年,召为北院枢密副使。顷之,留守东京。七年,上命东平王萧排押帅师伐丽,八哥为都监,至开京,大掠而还。济茶、陀二河,丽追兵至。诸将皆使敌渡两河击之,独八哥以为不可,曰:“敌若渡两河,必殊死战,乃危也;不若击于两河之间。”排押从之,战,败绩。明年,还东京,奏渤海承奉官宜有以统领之,上从其言,置都知押班。后以茶、陀之败,削使相,降西北路都监,卒。

开泰年间,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1025),京任武定军节度使,移镇于大同。六年(1026),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倚重于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合,皇上发怒,贬叔达为康州刺史,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皇上病重,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这便是兴宗,赐张俭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为太师、中书令,又加尚父,改封为陈王。

辞官归家,适逢宋人来信文辞不礼节,皇上准备亲征。到张俭家中,尚官吏先前往准备膳,张俭推辞;献葵羹汤饭,皇上吃得很。然后便问他以对策,张俭极言陈说战事利害,并且说:“只需派一名使者责问就行了,何必劳驾皇上远征?”皇上听了很兴,就作罢了。又亲临其家中赐宴,用过的珍玩都送给他。二十二年(1053)逝世,终年九十一岁,敕令葬于宛平县。

统和十四年(996),举士第一,调任云州幕官。旧例,皇上经过之,当地长官应该有所贡献。圣宗到云中游猎,节度使奏称:“臣辖区内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幕僚张俭,为一代之宝,希望能将他献上。”在此之前,皇上曾梦见有四人侍奉于旁,赐给他们每人两,待到听说了张俭之名“俭”字,方才恍然大悟梦兆应在张俭上。于是召见他,他仪容举止质朴无华;问及谋治世之事,便当面奏三十多件事。从此特别受皇上青睐,历任清显贵之职,号称明智练。

张俭,宛平人,生正直诚谨,不喜虚夸矫饰。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