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辽史 > 卷十(3/3)

卷十(3/3)

次侵犯我国边境,皇上命他为南京副留守,又拜为翰林学士承旨。

圣宗即位,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朝《本纪》,得臣便摘录其行为值得效法者进呈之。待到随从皇上伐宋,进言对投降的不可杀,逃走的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则另当别论。诏令依他所说去做。不久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

当时皇上打鞠。。没有节制,得臣上书谏曰“: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先前未遇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臣尽管不才,陛下在东宫时,有幸列为侍从,现在又得以伴圣上读书,可惜对于您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陛下曾经以贞观、开元之事问臣,臣请大略陈述之。臣听说唐太宗事奉太上皇宴饮结束,则挽辇车至内殿;玄宗与兄弟们欢饮,尽一家人之礼节。陛下继承祖先之大任,亲身侍奉太后,可谓至孝。臣仍希望皇上能在早晚向双亲问安之外,亲睦六亲,加倍爱敬,那么陛下敬爱亲人之道,就超过太宗玄宗二帝了。臣又听说二帝潜心爱好经史,多次引导公卿讲学,以至于日暮。所以当时天下纷纷向往,蔚成风气,因此得以兴隆文治。现在陛下醉心于典籍,研习章句之学,臣希望陛下能研究经书之理,深加体会,诚心实行,那么像二帝那样的治世不难实现。臣又听说太宗射野猪,唐俭谏之;玄宗射鹰,韩休劝说;二帝没有不乐于听从的。现在陛下以击。。走马为乐,依愚臣看来,有三不宜,所以不避刑罚陈说之。窃以为君与臣一同游戏,免不了会有争夺,为君的得手则为臣的愧赧,彼方败了此方高兴,这是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骋,不顾上下之分别,争先求胜,失人臣之礼,二不宜。轻弃万乘之主的尊贵,贪图一时之快乐,万一在马上有什么闪失,那我们怎么向社稷和太后交待呢?此是三不宜。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谏书上达,皇上嘉赏、感叹了好久。不久得臣去世,赠太子太保,诏令有司资助葬事。

萧朴,字延宁,国舅少父房之族。父萧劳古,因为擅长做文,成为圣宗的诗友。萧朴幼时便显得像个练达持重的人。成年之后,博学多智。

开泰初,补为牌印郎君,任南院承旨,暂管转运事,不久改任南面林牙。皇上以政事问他,萧朴详细地陈说百姓之疾苦,国家用度之充盈与短少,皇上高兴地说“:我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了!”提升为左夷离毕。当时萧合卓任枢密使,萧朴知部署院事,因为饮酒旷废公事,出贬为兴国军节度使,不久召任为南面林牙。太平三年(1023),任守太子太傅。次年(1024),拜为北府宰相,迁任北院枢密使。当时太平已久,皇上留心于笔墨,开始制作谱牒以区分嫡出庶出,因此因争论嫡庶而诉讼之事纷起。萧朴有为政之才,能窥知皇上之心意,陈奏总是合乎皇上之意,朝廷大政议事大多由他来决断。封为兰陵郡王,进位为恒王,加中书令。及至大延琳叛乱,诏令萧朴安抚东京,可以不必请示而便宜行事。

兴宗即位,皇太后摄政,国家大事一律托付其弟萧孝先。正逢仁德皇后因为冯家奴诬陷而被杀害,萧朴多次上奏陈说其冤枉,皇太后没有答复。萧朴每当想到此事,往往为之呕血。重熙初年,改封为韩王,拜为东京留守。及至迁太后于庆州,萧朴徙封为楚王,升任南院枢密使。四年(1035),封为魏王。不久逝世,终年五十岁,赠封齐王。子萧铎剌,国舅详稳。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时聪明敏慧,看书时过一遍便能背诵下来。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