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猎,两次濒临险境,全靠了你才得脱险,从中朕看见了你的爱朕之心。”迁任他为护卫太保。
他曾随从枢密使耶律斜轸在山西击破宋将杨继业军。统和十三年(995)秋,任行军都监,随从都部署奚王和朔奴讨伐兀惹乌昭度,几个月后到达兀惹城。昭度请求投降。和朔奴贪图俘掳劫掠之利,下令四面紧急攻城。昭度率众死守,想方设法地抵御。他紧靠城墙虚设战棚,引诱我军登城,紧接着撤去支柱,登城者全都遭受灭顶之灾。和朔奴料想难以攻下,想要退兵。萧恒德说,出兵这么久没有建功,回去无法交账,如果深入后方大肆抢掠,还强似空手而回。斡腊说:“深入敌境,恐怕所得到的还抵不上所损失的。”恒德不听,征战于东南,顺着高丽北部边境而回。道路遥远,粮草断绝,人员马匹大多死去。诏令削夺诸将官职,只有斡腊因为先前有异议而得以免予处分。
不久,斡腊升任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任东京留守。开泰年间去世。
耶律那也,字移斯辇,夷离堇蒲古只之后。
父亲耶律斡,曾任北克,随从讨伐夏国时战死。季父赵三,初时任宿直官,累迁至北面林牙。咸雍四年(1068),拜为北院大王,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大康年间,西北诸部骚扰边境,朝议想要前往讨伐,皇上认为非赵三不可,于是拜为西北路招讨使,兼任行军都统,平定之,因功再任北院大王。
那也敦厚而才思敏捷。道宗因为其父耶律斡死于征伐,九岁便让他做了诸卫小将军,任题里司徒,不久征召为宿直官。大康三年(1077),任遥辇克。大安九年(1093),任倒塌岭节度使。次年冬天,因为北阻卜酋长磨古斯反叛,那也与招讨都监耶律胡吕统率精骑兵二千前往讨伐,击败之。那也举荐胡吕担任汉人行宫副部署。寿隆元年(1095),再次讨伐达理得、拔思母等立有战功,皇上赐给诏书褒奖赞美,改任为乌古敌烈部统军使,边境因而得以安宁。任满后,部民请求让他留任,皇上下诏准予再任。乾统六年(1106),拜为中京留守,改任北院大王,不久逝世。
那也为人清廉耿介,擅长治理百姓,每当出现诉讼之事时,总要亲自考察是非曲直,不标榜威严,常常说“:大凡治理百姓,本来是为了分别是非,何必要逼迫威胁他人以树立自己的威名呢?”因此所到之处以教化惠民著称。
耶律世良,乳名斡,六院部人。才智敏捷,熟悉本朝典故及世族谱牒。上书与族弟敌烈争论嫡庶问题,圣宗皇上这才认识他。
当时北院枢密使韩德让生病,皇上问他说“:谁可以代替你?”德让说“:世良可以。”北院大王耶律室鲁又问北院之合适人选,德让说:“没有人能比得上世良。”统和末,任北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