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坚决推辞。有诏令拒绝接受所上辞让的章表。相国左长史王莹等率百官恳请。
三月辛卯日,延陵县华阳逻主戴车上书称述说:“十二月乙酉,甘露降于茅山,弥漫数里。正月己酉,逻将潘道盖在山中石穴裹得到一只毛龟。二月辛酉,暹将徐灵符又在山的束边看到一只白獐。丙寅清晨,山上的云雾四面围拢,不久有玄黄之色,形状似龙,多丈,时隐时现,很久才从西北升天。”丁卯,兖州刺史马元和上签言:“所辖东平郡寿张县发现一只骝虞。”
癸巳,接受被封梁王的诏命。下令道:“我以虚空愚昧,执掌国政,尽管日夜辛劳,志在兴治,然而距育德济民,尚且遥远。圣朝永言先前的典制,隆重垂此厚爱并赋予重任。诸侯之长的隆重恩典,与前人比肩;朝廷的赏赐丰厚优渥,礼仪制度昭显尊崇。徒劳地守着恭谨之操节,终于未能体谅。百官群僚,推重敦请,也就勉力厚颜,接受这王位。遥望昆吾、彭祖而追思,钦慕查但、置塞而叹美,想着廓大政道,不知津渡何在。京城管辖地区初拓,藩国更新,深思吉祥喜庆,广被天下。国内斩首的死刑以下囚犯,这个月十五日拂晓以前,全部赦免。鳏寡孤独自己无力谋生的,赏赐谷物五斛。府州官署所辖,也同样免除。”
丙午,令王冕前后垂十二串玉珠,建置天千旌旗,出入时警戒清道禁止行人,乘金根车,驾六马,配备陪从帝王车驾的五色副车,设置旄头旌旗,乐舞八佾,设立钟虞宫悬。王妃王子王女封爵受职的名位。全部依照以前的仪制.丙辰,变童禅让帝位给梁王。诏令道:金木水火土五德交互更替周而复始,夏正殷正周正交替兴起,统驭万民凭藉贤者,选拔任用开启圣明,所以帝王的业绩更迭昌盛,王者的德行器度轮换辉耀。除却昏暗代以光明,由来久违啊。南齐德运衰微,危亡接连而至。隆昌时凶恶残虐,实违天地;永元时昏乱暴戾,扰乱入神。月星再沉,七庙毁危如旒之悬。帝王大业几乎毁坏,众生知道泯灭。我高帝、明帝的福运,微弱将坠。常念艰难,谨慎小心如临危险的境地。相国梁王,天生的圣明,神赋的威灵,德行感动神衹,功业与造物主相等。遏止国家的动乱,将百姓从泥火中挽救出来。挽救危局,解救危难。九州再次和合,四方重新巩固。摒弃的礼仪恢复法度,毁坏的音乐又得以弹奏。文馆充满绅士,边防停止警报。整个海内传播教化,所有车迹所至之地表示臣服。极远之地呈现祥瑞,麟、凤、神龟、龙、白虎五种灵异乌兽呈现福祉。哪裹祇是鱼乌吉祥奇异,星云瑞气而已啊!功勋美盛于百王,道德昭示于万代,因而以其高明与上天比并,光照日月呀。黄河、泰山呈革命之征兆,图谶记述取代旧皇朝之运命。乐意拥戴之心,阴间阳间共有;歌功颂德之诚,中原和边远地区同显。以前水德之政已经衰微,木德顺序而升,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实有所归,帝王受天命怀明德把持枢要,聚集贤明睿哲。本人虽然庸俗愚昧,不明大道。然而长久鉴戒兴废盛衰,为曰已久,哪敢忘却历代正大的道理,人与神的最大愿望啊!如今便恭敬地挥位给梁王,随即安居姑孰,依照唐尧禅位给虞舜、束晋禅位给刘宋的旧例。
四月辛酉,宣德皇后下令道:
“西韶到,皇帝效法前代,恭敬禅帝位给梁王。明日可临前殿遣使,敬授玺绶,我便回到别宫。”壬戌日,策令道:梁王啊:从前远古之时,始有人类,伏羞、太庭之帝,赵贵、蔓卢之君,他们都是在龙图鸟迹以前,迷蒙渺茫的时代,因此无法详知其情。等到了神农、轩辕、炎帝、太嗥之世,唐尧、虞舜之君时,无不用正道统治百姓,贤才管理八方极远之地。我居位时临事虑危时存戒惧,去位后如释重负。一到汾阳,便有深远之志;暂至箕岭,就动了让王之心。因为知道居住皇宫,服用玉玺,不是用来显示尊贵的;乘着大辂,建置旌旗,不外乎想使指归有处。所以忘己而抚育万民,投身事业而统治天下。到了元气内竭,体力外疲时,于是依循遣顺时而至的天运。让舆有能力的人。况且又有音乐要改变繁冗之节,威严的《河图》已开启祥瑞,摄提星夜明,白昼发出光辉来啊!四百年告终,有汉所以拱手高揖辞别;土德已经衰微,魏氏所以乐意拥戴。到了东晋、刘宋,也发扬光大了这些典故。我太祖握持《河图》接受帝业,应验符命开启帝运,二代盛德辉光相承,三位圣帝继承前业。后来继位之帝丧失道德,昏乱而丢弃法度,毁坏天纲,丧绝地纪,茫茫九州当作冤家对头大加剪除,普天之下的人相顾失色,性命危在旦夕。斩断冬月涉水者胆骨剖挖孕妇胎儿,比起遣事已很轻微;求鸡征杖,则何足喻。所以尸横遍野江河干涸,山野飘荡着悲惨凄厉的哭声,王朝已危急,人舆神无主。
梁王继承先哲统绪,具有明达圣哲的品德,秉受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灵气,高明与日月比并。伦常有序,便着玄衣和大冠而协助时世和洽兴盛;时世艰厄,便进兵而拯救黎民于涂炭。功业超越造物者,仁德惠及百姓,德泽无不滋润,仁惠无不蒙受,上达苍天,下及川流水泉。文教舆鸥鹏一起展翅齐飞,武功和太阳一道并驾同驱。本来是因为阴间阳间归心依附,谪歌者与讼狱者纷纷来奔;难道仅仅是迅疾播植,祥瑞的彩云聚集天空而已啊!至于昼见星光争明,夜襄流星飞逝,土星沉沦彗星刺空,日食星亡,除旧之征兆尽颢,改朝之符瑞汇集。因此义师初起,香露聚集甘甜,仁德之风已遍及,以往的法令条文自乱,禁城藁街的外国使者,手摇风扇火焰边的民众,膜拜稽首,愿为臣仆。钟磬之乐尽变,事情表明帝位迁移虞忧;蛟龙和鱼同出,意在昭示将奉事夏朝。至于统治民众,作为他们的君主,本应使自己与万物同一,顺应百姓的心愿。禀受天命没有恒常的主人,帝.王并非出自一姓一族。如今仰敬天象,俯因人心,恭敬惮让政柄,将帝位授于您。皇运困穷,帝位永终。呜呼!您应言行合于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效法遵循从前的法典,以符上苍的意愿。祭祀上帝而统治百姓,至太祖庙而承受帝业,从而传热穷之帝位,难道不是很兴盛吗?又下玺书道:生育是天地的大功德,人是高等生灵的通称,本来同源共本,未知有什么不同。然而秉受自然之灵气,贤能与愚昧的情形不同;禀性五种伦常道德,刚强与柔弱的区别或异。四方诸侯不统一,争斗纷起,因此置立君主,使之统治管理。不是要尊贵骄横高高在上,把天下作为一己之私呀。并且夏止壁正题正更换,王朝五德之运递相迁移,江回所出的图谶符命之书,应验了《河图》《洛书》。从前的唐尧、虞舜,深达此义。殷切寻求明智睿哲的人,将百姓交给他。归向卢爱事奉星翘,本是顺应百姓心愿;变殷朝为飓,实是受命于苍天。到了汉朝、魏朝,无不沿用;直至塞置、型塞,仍遵循此典。这是我直皇之所以感通文祖遵循顺时而至的天运,敬畏上天而恭践帝位的原因。到了末世,祸乱接连地来临,王法扰乱,奸恶邪僻之人紧密勾结聚集。众多的束部地区各部族之人,为刀下和砧板上的鱼肉,暴戾威逼已经如此,危险的生命不绝若线,人民惶惧不安,藏身无处。群凶仗势猖獗,肆意杀戮,将准备先灭士大夫,接着夺取帝位。衡宰、太保、且公、丑公,都被列为小人。就是巢幕累卵,也不能喻此险境。如果不是英明圣人有远大谋略,以恩德济助为己任,那么贪恶之人就下了毒手,灭亡的命运已经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