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桑zhong
《齐民要术》:桑椹熟时,收黑鲁椹。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
《博闻录》:白桑少子,压枝zhong之。若有子,可便zhong,须用地yinchu1。其叶厚大,得茧重实,丝每倍常。
《士农必用》:桑之zhongxing,惟在辨其刚柔,得树艺之宜,使之各适其用。桑zhong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ban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gen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gen不固而心不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然荆桑之条、叶,不如鲁桑之盛茂;当以鲁条接之,则能久远而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压条”、“换gen”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以chang久也。荆桑之类,宜饲大蚕;其丝坚纫,中纱罗。《书-禹贡》“厥篚原丝”,注曰:“膘,山桑。”此荆之类而尤者也。鲁桑之类,宜饲小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民要术》:桑椹成熟时,采收黑鲁桑葚(作zhong子)。黄鲁桑不耐久。谚语说:“鲁桑树有一百,多绵又多帛。”说鲁桑好,用功省,得利多。
《博闻录》:白桑,少有桑葚,须采用压条法繁zhi。假若有白桑子,便可将zhong子zhong在地yinchu1。白桑的叶子又厚又大,所得蚕茧又重又厚实,缫出的丝常比一般的茧高出一倍。
《士农必用》:关于桑树的特xing,重要的是在于辨别桑叶的刚劲和柔nen,探求合适的zhong植方法,使各zhong桑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桑的zhong类繁多,不胜一一列举。世上有名的品zhong,即为荆桑和鲁桑。荆桑的葚多,鲁桑的葚少。叶子薄而尖,叶子边缘有锯齿的是荆桑;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皆非常坚实刚劲的,均为荆桑一类。叶子又圆又厚又多津ye的皆属于鲁桑类;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柔nen茂盛的,均为鲁桑一类。荆桑类,genshen、树的心材坚实、树高,适宜于chang成大树。鲁桑类,gen不shen、心材不坚实、树矮,适宜于作为地桑zhong植。但是荆桑的枝条和叶子,都不如鲁桑生chang茂盛,故应当用鲁桑的枝条嫁接到荆桑上,便会使桑树既能维持chang久,又可以生chang得非常茂盛。鲁桑为地桑,故可采用压条换gen法繁zhi新株,代替老桑,传递不绝,所以也是可以保持chang久的。荆桑类的桑叶,适宜用来饲喂大蚕,蚕丝非常坚韧,可织纱和罗。《尚书-禹贡》“厥篚原丝”的注解为:“膘,山桑。”即是指荆桑类中最优异的一zhong。鲁桑一类,适宜于喂饲小蚕。
注释
①引自《齐民要术-zhong桑柘第四十五》。
②鲁桑之名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当时已有黑鲁桑和黄鲁桑等不同品zhong。从注文中可以看出黄鲁桑除了没有黑鲁桑树高以外,桑叶的品质也是很好的。
③用:利也,资也。
④《博闻录》:宋陈元靓撰,原书佚。另外陈氏还著有《岁时广记》,本书亦有引用。
⑤白桑:李时珍说:“白桑叶大如掌而厚。”(《本草纲目》卷36)是知“白桑”当为鲁桑的一zhong。
⑥须用地yinchu1:《四时纂要》作“须于yin地”谓应将zhong子播zhong于无日光照晒之chu1,使易出苗。
⑦丝每倍常:原文作“丝倍每常”,据石校本改作“丝每倍常”
⑧今天桑的有名品zhong,除鲁桑和荆桑以外,还有一个大类,那就是湖桑。湖桑属鲁桑系,原产太湖liu域,叶大,rou厚,han水量多,大bu分为全叶,叶面平hua有光泽。在南方有许多优良品zhong。
⑨心:大字本缺此“心”字,照石校本、殿本补正。
⑩地桑:今通称低干桑,高度一般在七十厘米以下。
“压条”、“换gen”之法:即用新桑的gen代替老桑的gen。由此可知鲁桑的树龄短,主要是由“gen不固”所造成。故称“换gen”,而不称“嫁接或接换”
纫:与“韧”通,柔而固也。
厥篚原丝:篚,盛贡品的竹qi。这里是说青州的贡品为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