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十(6/10)

卷十(6/10)

,所以听说这里地名也叫偏桥。从这里上山,还要攀藤援葛,才能到达山顶,这就是庚衰眩晕坠崖的地方。仓谷溪水又北流,与白木溪汇合,溪水发源于壶关县东边的白木川,往东流经百亩城北面,这也和仇池百顷之类名称一样。又往东流经林虑县的石门谷,又注入仓溪水。仓溪水又往北流经潘阳城东面,往北流注入漳水。漳水又往东流经葛公亭北面,往东流去。又往东流过武安县,漳水在武安县东面,汇合了从涉县往东南流来的清漳水。世人把汇流处称为交漳口。

又往东出山,流过邺县西面,

漳水又往东流经三户峡,称为三户津。张晏说:三户是地名,在梁期西南。孟康说:三户津是一条山峡名,在邺县以西四十里。又东流,汗水注入。汗水发源于武安县山,往东南流经汗城北面。从前项羽与蒲将军、英布从三户渡水,就在这条水上打败了章邯。汗水往东注入漳水。漳水又往东流经武城南面,世人称为梁期城;梁期在邺城北面,民间又称为两期城,都是不正确的。司马彪《 郡国志》 说:邺县有武城,武城就是期城。漳水又往东北流经西门豹祠前面,祠的东边有石碑,隐约可以看出凸起的字迹。祠堂东端的石柱上刻有这些字样:赵建武年间(335 一348 )所建。魏文帝《 述征赋》 说:景慕西门豹感人的事迹,忽然远远望见他的祠庙。漳水右岸与支流汇合,支流上流在邯会西边承接漳水,向东分支与邯水汇合。邯水发源于邯山东北,流经邯会县老城西面,北流注入这条支流,所以称为邯会。张晏说:从漳水分出的支流,从西南流与邯山之水汇合,现在城旁还有沟渠留着。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 ,把这里封给赵敬肃王的儿子刘仁,立为侯国。水又往东北流入漳水。从前魏文侯派西门豹去当邺令,引入漳水灌溉邺的田地,百姓都靠着这水用。以后到魏襄王时,派史起去当邺令,又在漳水上筑堰,来灌溉邺的田亩,田亩也都变成肥沃的良田,百姓都歌颂他。魏武王又在漳水拦河筑坝,称为天井堰,使水转向东流。在二十里的河段中,造了十二道坝级,每级相距三百步,使各级的水互相灌注,一个源头分为十二道水流,每道都建有水门。陆氏《 邺中记》 说:水所灌注之处叫堰陵泽。所以左思为魏都作赋,说分级渠道共十二条,引水注入各水口。魏武帝攻邺,引漳水来围困此城。《 献帝春秋》 说:司空曹操包围了邺城,在周围掘壕长四十里,开头浅而狭,看来似乎还可以走过去,审配不出来争取有利时机,只望着他汕笑。但司空连夜赶修,就增至深宽达二丈的规模,引漳水注入,于是就攻下邺城。邺城原来是齐桓公所置,所以《 管子》 说:筑了五鹿、中牟和邺诸城来保卫诸夏。后来属晋国,魏文侯七年(前439 )才开始封在这里,所以称魏。汉高帝十二年(前195 ) ,设置魏郡,治所在邺县,王莽改名为魏城。后来把魏郡分开,设立东部都尉和西部都尉,所以称为三魏。魏武帝又利用郡国旧水道,引漳水从城西东流,经过铜雀台下,从下水道入城东流,称为长明沟。渠水又往南流经止车门下。魏武帝封于邺时,曾修建北宫,宫里有文昌殿。沟水南北两边都是道路,以支流引水灌溉,往东从石窦堰下流出,注入城壕。所以魏武帝《 登台赋》 说:引了长明沟,灌入街巷,指的就是这条渠水。石氏在文昌殿旧址上,建造了东太武殿和西太武殿,在济北谷城山上开采文石来砌筑殿基。一座殿基下,布置了五百名武士值班警卫。弯曲的柱子和筒瓦全都用铸铜制成,还贴金涂漆,描图装饰。又把长安洛阳的铜人搬到宫前,把都城装点得堂皇瑰丽。城的西北面有三座高台,都利用城墙作台基,巍然耸峙,就像山一样高。这些高台是建安十五年(210 )魏武帝所筑,现在已差不多削平了。《 春秋古地》 说:葵丘是地名,现在邺城西面的三座台,就是葵丘的所在地。现在台已削平,但当时也许另有所见,不很清楚。中间的叫铜雀台,高十丈,有房屋一百零一间。台建成后,魏武帝叫他的儿子们去登台,还要他们作赋。陈思王落笔成篇,文词的优美,才思的敏捷,当时无人可与他相比。铜雀台也是魏武帝望见奉常王叔治的地方。从前严才和他的部属攻打宫殿边门,王修(叔治)听到发生事变,没等到车马到来,就带领部属步行赶到宫门。太祖在铜雀台上远远看到了,说道: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了。相国钟添说:过去京城里发生事变,九卿都留守在他们的官署,你为什么赶来啊?王修说:吃人家的傣禄,人家有危难时,怎能躲着呢?留守官署虽说是老规矩,但却没有蹈汤赴火,尽救人急难的本分。当时人们把这件事传为美谈。石虎又把台加高了二丈,台上建了一座房屋,栋椽相连,把高台顶上全都盖住,在周围分隔开来,叫命子窟。又在屋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离地二十七丈;又在楼顶做了一只铜雀,张开翅膀,像在飞翔似的。南边是金虎台,高八丈,有屋一百零九间。北边有冰井台,也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五间,上面有冰室,室中有几口井,每口深十五丈,井中贮存冰和石墨。石墨可以写字,点着了火也不易烧尽,也叫石炭。还有藏谷和藏盐的地窖,以防意外。现在地窖上还留有石刻铭文。左思《 魏都赋》 说:三座高台罗列,高高地耸峙着。邺城有七座城门:南边叫凤阳门,中央叫中阳门,近边的叫广阳门,东边叫建春门,北边叫广德门,近边的叫底门,西边的叫金明门,又叫白门。凤阳门上有三座台,城门大开,高三十五丈。石虎在上面建起层楼,楼顶上安放了一只铜凤,头高一丈六尺。他又在东城上建了东明观,观上装了一座金博山为饰,称为锵天。北城上有齐斗楼,高出周围的亭榭之上,显得分外突出。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用砖装饰表面,每百步有一座城楼。城内所有的宫殿、门台、边墙上面都加建观榭。层沓的屋栋,反仰的檐瓦,飞檐高接青云,描画上彩色和淡白色,在全盛时期,离邺城六七十里外,远远就可望见楼台高耸,就像仙宫一样。魏承袭汉朝政权,也建都在洛阳,因为憔是祖先的本国,许昌是汉朝所居,长安是西京遗迹,邺是建立王朝大业的基地,所以合称五都。现在邺城是相州刺史及魏郡的治所。漳水从西门豹祠往北流经后赵阅马台西面。台基高五丈,上面建了望楼,石虎每次在台下讲武,总要登楼眺望,他从台上放响箭,作为兵将出入的信号。漳水又往北流经祭陌西面。战国时民间的巫婆为河伯娶新娘,都是在这条陌上祭祀的。魏文侯时,西门豹当邺令,和三老相约说:为河伯娶新娘时,请来通知我,我也来送送那位姑娘。三老都说好的。到了那时候,三老、廷椽向百姓征税,征得百万钱。男巫女巫在乡里各处巡行,看到有漂亮的姑娘,说是应当给河伯做新娘,就用了三万钱给她娘家做聘金,为她沐浴、涂脂抹粉,有如出嫁的样子。西门豹去赴会,三老、巫婆、廷椽和民众人山人海,赶去看热闹。巫婆七十岁了,跟她的女弟子十人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