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十五(5/10)

卷十五(5/10)

: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护,益州巴郡人,晋永宁二年十一月立。瀍水又东南流,注于谷。谷水自千金堨东注,谓之千金渠也。

又东过洛阳县南,又东过偃师县,又东入于洛。

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谷。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地理志》曰:涧水在新安县,东南入洛。是为密矣。东北流历函谷东坂东,谓之八特板。东南入于洛。

孔安国曰:涧水出渑池山,今新安县西北有一水,北出渑池界,东南流径新安县,而东南流入于谷水。安国所言当斯水也。然谷水出渑池,下合涧水,得其通称,或亦指之为涧水也。并未之祥耳。今孝水东十里有水,世谓之慈涧,又谓之涧水。按《山海经》则少水也,而非涧水,盖习俗之误耳。又按河南有离山水,谓之为涧水,水西北出离山,东南流历郏山,于谷城东而南流注于谷,旧与谷水乱流,南人于洛。今谷水东入千金渠,涧水与之俱,东入洛矣。或以是水并为周公之所相卜也。吕忱曰:今河南死水。疑其是此水也。然意所未详,故并书存之耳。

译文

洛水发源于京兆郡上洛县的灌举山,

《 地理志》 说:洛水发源于家岭山。《 山海经》 说:发源于上洛西山。还有一说:洛水发源于灌举之山,东流与丹水汇合。丹水发源于西北方竹山的东面,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尸水注入。尸水发源于北方的尸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汇合了乳水。乳水发源于北方的良余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汇合了龙余之水,这条水发源于蛊尾之山,东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东流,到阳虚山汇合玄启之水。《 山海经》 说:洛水往东北流,注入玄息之水。又说:从鹿蹄之山到玄息之山,共有九座山。玄启也是山名,与灌举山一同构成九山的序列。因此《 山海经》 说:这两座山夹着洛水。可知玄启之水发源于玄息之山,山和水就都得了这个名称了。洛水流经阳虚山下。《 山海经》 又说:阳虚之山俯临玄息之水,这就是洛呐。《 河图- 玉版》 说:仓领为黄帝南巡时,登上阳虚之山,来到了玄肩和洛呐的水滨。一只灵龟背着宝书交给他,在红甲上以青文写成。就是在这条水上。洛水又往东流经清池山旁,佳东流汇合了武里水。武里水发源于南方的武里山,往东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门水分支流出。《 尔雅》 所说的从洛水分出成为波水,就指此水。洛水又东流,要水注入。要水发源于南方的三要山,往东北流经拒阳城西面,然后往东北流入洛水。洛水又东流,与获水汇合。获水发源于南方的获舆山,俗称备水,往东北流经获舆川,世人称为却川,往东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往东流经熊耳山北面。《 禹贡》 说,从熊耳山疏导洛水。《 博物志》 说:洛水发源于熊耳山,是指开通它的源头。往东北流过卢氏县南面,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