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点。凭他的前事,看他的将来。以他的显现,看他的隐微。以他的小处,预测他的大处。这叫做视声。
四是说,人有五气,即喜气、怒气、贪欲之气、畏惧之气、悲忧之气。喜气积蓄内心,即使想隐藏它,真正的喜悦一定会表现出来。怒气积蓄内心,即使想隐藏起来,真正的愤怒一定会表露出来。贪欲之气、畏惧之气、忧悲之气都想隐藏起来,真正的贪欲、畏惧、忧悲也一定会表现出来。五气真实的存于内心,表现在外面,人的情感是不可隐藏的。喜悦之情自然地表达,愤怒之情火爆爆地欺人,贪欲之情贪婪地苟安,畏惧之情被吓得卑下,忧悲之情令人若有所失的沉静。真正的智慧,一定有难于尽知的表情;真正的仁爱,一定有值得尊敬的表情;真正的勇敢,一定有难以威慑的表情;真正的忠诚,一定有值得亲近的表情;真正的干净,一定有难以污染的表情;真正的安静,一定有值得信任的表情。真实的,浩然纯正,坚固而安稳;虚假的,枝枝蔓蔓,杂乱而烦琐。即使想改变,内心的感情也不听从。这就叫观色。
“五是说:人生来就有阴的一面,有阳的一面。多数人隐瞒其实情而修饰而其虚伪,以求取好名声。有隐饰在仁贤的人,有隐饰在智理的人,有隐饰在文艺的人,有隐饰在廉勇的人,有隐饰在忠孝的人,有隐饰在交友的人。像这样,不能不加审察。
作点小施舍而喜好别人感恩戴德,作点小谦让而争取大回报。言语谨慎以表示质朴,假装友爱以表示忠诚,注重某方面美德以求取好名声。像这样,就是隐饰于仁贤的人。
一开始总是倡导办事,智虑实际上没有达到,却假装不完全表达。内心实际是不足,而表面上显出有余。顺随己意而不让人,措辞又不能达意。这是隐饰于智理的人。
用言语打动别人,意尽而言不尽。所问非所答,假装有说不完的话。外表上也看似有余,借故其他而顺随己意。老是开初的那些话,辞穷就假托深奥。像这样,就是隐饰于文艺的人。
说大话以显示自己廉正,故作粗暴以显示自己勇敢。内心恐惧而口出狂言,反复称道自己的观点,以狡诈待人。像这样,就是隐饰于廉勇的人。
自己侍奉父母,又喜欢把它告别人。有意巧饰那些显眼的事情,内心并不诚实。自夸孝名而侍奉父母,以孝名谋求私利。像这样,就是隐饰于忠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