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近于腕骨而得名。系小肠经之原穴。有增液止渴,利胆退黄作用。
少阴病,脉象紧,到了七八天,出现腹泻,脉象忽然由紧转微弱,手足反而变温暖的,这是阳复阴去、疾病将要解除的征象。此时虽然出现心烦、腹泻,势必会自行恢复。288、少阴病,腹泻,如果腹泻自行停止,手足转温暖的,虽见畏寒蜷曲而卧,也属于可治之证。
少阴病,怕冷而蜷卧,时而自觉心胸烦热,想减去衣被的,这是阳气来复之兆,其病可治。
少阴感受风邪,寸部脉微尺部脉浮的,是风邪已去、阳气回复之象,疾病将要痊愈。
少阴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23时至5时之间。
少阴病,呕吐,腹泻,本应畏寒、手足冷,现手足不冷,反而发热的,示阳气尚在,不属死候。如果脉搏一时不至的,可以急灸少阴经穴七个艾柱以通阳复脉。
少阴病,仅见四肢厥冷和无汗,却强行发汗,势必伤经动血而引起出血,其出血部位难以预测,有的从鼻出,有的从眼睛出,这就叫做下厥上竭,是难治之证。
少阴病,怕冷身体蜷卧,腹泻,手足冰冷的,是不治之证。
少阴病,呕吐,腹泻,神昏躁扰不宁的,属于死候。
少阴病,腹泻停止而出现头昏目眩、时而昏晕的,属于死候。
少阴病,四肢冰冷,怕冷而身体蜷卧,脉搏不来,心中不烦,手足躁扰不宁的,属于死候。
少阴病,病延六七天,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的,属于死候。
少阴病,脉微细沉,精神萎靡不振,总欲睡眠,汗出,心中不烦,想呕吐,到了五六天,又出现腹泻,并且烦躁不能安卧的,属于死候。
少阴病,刚开始得病,既有发热等表证,又见脉沉的,是少阴阳虚兼太阳表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麻黄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二、三天,既有发热等表证,又有少阴阳虚证,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微汗解表。因为病才二三天,尚无吐、利等里证,所以用温阳微汗解表法。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七升,先加入麻黄煎煮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至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阴病,得病二、三天以上,心中烦躁不安,不能够安眠的,用黄连阿胶汤主治。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蛋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为三条以上五味药,用水六升,先加入前三味药煎煮至二升,去掉药渣,再加入阿胶烊化溶尽,稍稍冷却,然后加入鸡蛋黄搅拌均匀即成。每次温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少阴病,患病二、三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病人背部怕冷的,当用艾灸灸少阴经穴,并用附子汤主治。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成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以上五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阴病,身体疼痛,骨关节疼痛,手足冷,脉象沉的,用附子汤主治。
少阴虚寒证,腹泻,解脓血粘液便的,用桃花汤主治。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取一半入煎,另一半筛末冲服干姜一两粳米一斤以上三味药,加水七升煎煮,至米熟汤成,去掉药渣,每次取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温服,一日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