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护唐风流 > 第四十四章关于再次出兵的争论(2/2)

第四十四章关于再次出兵的争论(2/2)

刘逸现在觉得,这一场突厥人的叛发生并不是坏事,可以说来得正是时候,自己上次提的那么多的奏议,刚刚行了一次朝议,因为李治的原因,第二次的朝议还未开始,恰恰又发生了突厥人叛,突厥轻骑攻击到我原州、庆州一带,也就是说,只是军事征服为主的手段是无法将突厥人的叛彻底平息的,必须辅以其他手段才可以,而自己所提的那些对付突厥人的手段,正是可以有效地对付突厥人,在很大程度上加对安北、安西各落的监看,在这些地方,若是有我大唐军队的驻防,能对突厥人或者其他落的异动很快反应,那即使有叛,规模也不可能很大,我方那些能相互呼应的城堡中的将士,一定可以对叛军给予有效的打击的。

“陛下、娘娘,臣反对!”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裴炎站了来,表示异议。

在朝堂上差不多一面倒支持兵的情况下,这位新晋相位的重臣站来反对兵,还是让很多人到吃惊的。

只听裴炎用他那有些尖利的语调说:“经过上一次的平叛行动,突厥人大被歼或者被俘,留在漠北的只是一些突厥的残,这些突厥残也只有在我大军班师,所留军队无瑕顾及之时,才有他们蹦达一时的机会,这几万之众,只需我大唐单于都护府及丰州一带的边军即可将他们平定,不需再征调大军征安北,臣倒觉得,西北吐蕃人的威胁才是最生重的,吐蕃人军力大,又有一定的攻城经验,若我大军再征安北,很有可能吐蕃人会再寇人河源、青海一带…因此臣觉得,朝廷只需要令各州边军好防守准备,再令单于都护府所驻的那数万兵山一带平叛即可…若我再集大军征,所费的军需将会非常大,连年的征战,所费的财无数,这样下去势必加重百姓的负担,导致民怨…”

“陛下,臣附议!”裴行俭也上站来“突厥人的威胁不可小视,据臣了解,光夏州一带,自调元年起,被突厥人掠去的战就有近二十万匹,这是何等大的数量,我大唐已经失去了青海一带的牧地,河一带的牧地又受到突厥人的威胁,若这些地方不能再安全地放牧战,不几年,我大唐军队将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战供应,因此臣觉得,必须对北胡各落施以快速的军事打击,保我牧地不受其侵扰,在在军事打击之后,再施以有效的辅助手段,加民生方面的治理,而刘将军所提之策,臣以为是我们目前所能采取的最有效手段…”

在裴炎滔滔不绝,以他那不能服从的理由讲述反对征战的时候,刘逸注视到了御座上的李治侧过,与坐在帘后的武则天低声地说了一会话。

在裴炎一通话说完,刘逸正想上来反驳之际,御座上的李治却对众臣摆摆手“众卿,今曰的朝议到此为止,待诸卿回去再好好想想后,过两曰再议此事…”

灭姓打击,残存的阿史德温傅人数必定不会很多,而与之联合的阿史那伏念,人数也不过七八万之众,上次近三十万突厥人的叛,都被我定襄大军不费灰力之平定,这次人数更少,响应之落也不多的叛,在我大军开之际,就可能会土崩瓦解了,突厥人敢再叛我大唐,就是利用我大军刚刚班师,不一定会再次集结大军剿的心理,而敢于这样玩火的,若我大军再次剿,那一些摇摆不定的其他落,一定会附我大唐,而不敢与突厥叛军联合的…”

刚刚在前两天夏州都督所送呈的奏报上,向朝廷报告了这两年来被突厥人掠去的战数量,有十八万匹之,这个数量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刘逸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臣觉得,平定突厥人的叛并不是难事,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突厥人再次发生叛,这一而再的叛,对我大唐的边关威胁非常的大,我大军劳师远征,所费之需也颇,臣觉得,应该一劳永逸,或者能让突厥人长久不敢,也没有能力叛的事来,臣觉得,上次臣所上奏的一些建议,正是可以有效地防止突厥人的再次叛,我大唐在大军征战胜利后,对北胡之地加治理,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派兵筑城守卫,一有风草动,就可以迅速反应,将胡人的叛消灭于萌芽之中,待我大唐的力量加之后,逐步推行汉化政策,最终让安西、安北这些广阔的区域,置于我大唐牢固的统治之下…”

【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