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鼎宋 > 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力预推历史磨(1/3)

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力预推历史磨(1/3)

第一百六十三章 借力预推历史磨

战阵训练是下午的第一课,一个时辰下来,也就是照着石灰划下的线站定,记住自己位置而已。上午是行军队列训练,下午也是站位,却已把这些藩夷汉子累得够呛,没花什么力气,脑子却烧得厉害,还有几十号人挨了鞭子。不是tou领们强力弹压,还有一队着甲兵丁虎视眈眈盯着,随时准备行军法,这几百汉子早就闹了起来。

到了第二课,气氛终于活络起来,这个科目是汉子们最乐意学的,弓术、弩术、枪术和刀牌术,教的是个人战技。

吴近教弓术,王世义教枪术,刀牌术是zhong友直遣来的一个亲卫教授,罗蚕娘教的弩术最受欢迎。秀色可餐是一个原因,跟枪弓刀牌比起来,她所教的弩术更新鲜,藩夷tou领们也有眼光,清楚这tao弩术的威力。

tou一日也不可能教多少,不过是看看各人的基础,再解说下概要,定下训练基础。黄昏时散队,众人还意犹未尽,用过餐后,不少人又来了校场继续比划。

藩夷tou领们却没行动自由,集中在大帐里,听王冲讲课。

王冲讲什么呢?

讲三本书,《山海经》、《华yang国志》和《史记》。

《山海经》自战国时成书,汉时补著,宋时liu传的是晋时郭璞《山海经传》,讲天地玄黄,山海河湖,禽兽人俗,物产奇闻。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十数盏油灯将大帐映得通亮,十九个tou领加十九个亲兵,一共三十八个学生驾着ma扎端坐,本以为会是私塾进学那般枯燥,却没想王冲讲起了故事。听到类似鲲鹏这样的典故,不由得心驰神往,慨叹世界之大,自shen之渺。

王冲没有就着一本书说到底。讲了几则出自山海经的典故后,又开讲《华yang国志》。这本书由东晋常璩所著,讲述古梁州地域内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尚书-禹贡》曰:“华yang黑水为梁州”意为梁州是东起华山之yang,西至黑水之滨,包括后世的四川、云贵、甘肃、陕西乃至湖北一带。

《华yang国志》除了记述上述地区的地理人俗外,还写了东晋之前的历史变迁,王冲重点讲了夔州路和黔地的内容。tou领们越听越入迷,谁不想搞清楚自己故乡的历史沿革?

他们族类并非所居之地的原主,对几百年乃至千年之前的历史变迁知之甚少,这还是第一这么系统地认识自己脚下土地的风云变幻。ba人。夔人,越人,一拨拨变迁。没哪一族能屹立千年。

《华yang国志》浅浅说过,休息片刻后。王冲开讲《史记》,今天他只讲《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上古五帝,即是天下诸姓的先祖,黄帝是中土汉人之祖,而颛顼、帝喾分别是黄帝之孙和曾孙,还是九黎三苗之祖”当王冲说到这时,众人若有所思。田忠嗣shen边的亲卫,一个满面文气的青年恍然一笑,似乎明白了王冲的用意。

接着王冲丢开了《史记》,随口提到另外三本书,《三五历纪》、《太平御览》和《尚书大义》。前者是三国时吴国人徐整所著,后者则是本朝太宗年间所编的国典,《尚书大传》则是汉时伏生所著。拜王冲旧为神童时的过目不忘之能所赐,这些书都大致记得。

“盘古开天辟地,而后有三皇,三皇曰有巢、伏羲、神农,三皇之后乃有五帝…”

这是把五帝之前的先祖脉络理了出来,说到“盘古”时,王冲故意发音han混,近于“盘壶”众人都是一愣。

“盘瓠?我们的盘瓠大王,汉人也认?”

tou领们没说话,亲卫们纷纷出声。

王冲所聚的这十九家藩夷分布在川东南和黔东一带,从溱州、滋州到播州遵义,都是古时夜郎国之地,其民多是周时楚国先民西迁所形成的五陵chang沙蛮。更南面的蛮州、南宁州也是后续迁居之地,渐渐演化为苗、瑶、嘹、獞、仡佬等族。而其中的主ti,也即苗瑶,都将盘古或盘瓠作为祖先。

严格的说,盘古和盘瓠不是一个人,不过除了后世民族史专家会计较外,没人会去在意,基本当作一回事。此时以盘古为源祖的说法,只在苗瑶等族里存在,中原汉民没这个概念,但作为神话渊源,却被文人用来补上《史记-五帝本纪》的先古传承。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