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年往事(5)
结束了!这些天,一直在写这个结尾,希望将一切jiao代清楚,也解释清楚,反复了四次,才有下面的文字,却还是觉得意犹未尽,但是,我不想将外传也写成chang篇大论,所以,在尽可能表达出我的意思之后,这个番外就结束了!看到有人怀疑宣祖与睿王的关系,不能否认,我本人对**的态度尚算热衷,但是,这两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的设定,当然,如果,有人想看,我不介意写成**,不过,这一篇是不行了。
这是成宗的视角,因此,事实上,有很多事情,他也并不清楚,各位可以尽情发挥想像。
外篇并非只有这一篇,我会继续写,但是,不会太chang,因为正文才是最主要的,不是吗?也许,以后,还会有关于这两人的内容,各位可以到时候再看看与自己的想像是否一致。
好了,请各位看正文吧!--------春nuan花开,天气在好转,我的jing1神也在好转,朝廷开始准备我的寿辰,尽guan那还有半年之久,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会这样虚弱地活下去,我自己却有预感——没有那么chang时间了,因此,在十年不曾亲祭的情况下,我对太子说:“先帝生忌那天,朕要亲自去祭拜。”
东gong很孝顺,诚惶诚恐地劝谏了好一阵子,才放弃。
也是在东gong来请安时,我才有这个念tou的——应该将我选定的太子带给皇叔看看!祭拜皇陵是不可能只祭哪一个就可以的,不过,既然是父皇的生忌,我让其它皇子代祭其它几陵也无不可,因此,我让东gong陪着前往父皇的昭陵。
到了昭陵,我却让太子扶着我先到睿王的园寝。
父皇将皇叔陪葬在自己的皇陵中,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修建了睿王的园寝,这是违背皇叔意愿的,我知dao皇叔希望死与王妃合葬在一起,可是,陪葬皇陵是不能合葬的,谥为烈的第一代永宁王就是想与爱妻合葬而拒绝了陪葬太祖皇陵的殊荣,皇叔没有正式向父皇请旨,可是,他生前就选定福地,并开始建王爵的陵园,这让我在他死后与父皇争执了很久,最终,父皇冷冰冰地回应我一句话:“有本事,有胆量,等你当了皇帝再把睿王从朕的皇陵中迁走!”我始终没本事,也没胆量zuo这件事。
皇叔的陵园是父皇钦定的,既然没有迁葬,我也就没有动园内的任何布置,仅仅将一轴简略的疆域图供奉皇叔的神主前。
太子第一次代我祭陵时就发现了,曾问过我,当时,我没有回答,而今天,我指着那个卷轴对他说起这事:“你想出这图的意思了吗?”太子对此很惊讶,小心翼翼地回答:“父皇用意shen远,儿臣不如。”
我默不作声,听他又dao:“思虑再三,儿臣以为父皇此举一为追缅睿王,再为自勉自励,儿臣惭愧。”
“没那么复杂。”
我挥开太子扶持的手,走到供案前,就在蒲团上坐下,殿内只有我与太子,他急忙就要扶我起shen,却被示意也坐下。
“太子既然知dao祭睿王,就应该知dao朕是睿王教养成人的,这轴图不过是朕对皇叔的安wei。”
太子不明白,我也不直接解释,反而问他:“你以为睿王的才华如何?”由于我对皇叔的尊崇,皇子都对睿王很了解,当年太子第一次代我祭陵,按礼制,他是不必来皇叔的园寝祭祀的,可是,他还是来了,不过就是为了投我所好。
“据儿臣所知,睿王的才华称得上天下之冠,治世理政,举重若轻,世无可匹。”
“治世理政?”我轻笑“你认为睿王只有治世理政的才华吗?”太子皱眉,我抬手指了个方向:“他可是圣烈大皇贵妃的儿子,他shen上有夏家的血统,你就只看到史书上的记载了吗?”我指的是温陵的方向。
夏家的人并不是骁勇奋战,更没有过人的武力,第一代永宁王连ying弓都拉不开,可是,却当得起“第一大战”的称誉,圣烈大皇贵妃弱质彬彬,同样战功显赫,袭爵的世子倒是弓ma娴熟,每次大战必临前线,真正上阵杀敌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