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白山黑水(四)
第十一章 白山黑水(四)
大宋洪武十四年六月廿一。己巳。【西元1139年7月18日】
吉林行省桓州【今吉林集安】。
宁易站在田垄之上。望着一望无垠的绿色田野,脸上有着心满意足的微笑。今年的春天雨水丰足,宁家的八顷水田中稻禾chang势喜人,而宁易所在的村屯,十几hu人家所拥有的田地,也都是丰收在望的景象。农家最看重的就是收成,再过两月,又将迎来一个丰年。这在宁易幼时怎么也不敢想的富足生活,让他不禁喜笑颜开。
在三伏天中,宁易shen上还披着一件略显厚实的布袍。夏日的东北,有着让无数南方人羡慕不已的清凉。chang白山tou终年积雪不化,从山上liu下的溪水寒冷如冰,汇聚了无数雪水的鸭渌江波涛汹涌。而jin靠着江边,桓州的空气中也便带着丝丝水意。
几名额tou上烙着烙印的nu工就站在宁易的shen后,除了插秧、收割,其他时候,田间的琐事都是他们来完成。单单宁易一家就蓄养着十一名男女nu工,而村中的nuhu则超过百人。他们都是被从遥远的西北掳来,卖到了万里外的吉林。虽然于途受尽屈辱,但现在有吃有穿,受到的nue待也不多。却也没有多少人起着逃跑的念tou。就算有这样的心思,也多会因为人生地不熟而胆怯迟疑,逃出去也找不到回家的去路——异地为nu的策略,从衢山时代一直延续至今,而效果依旧出色。
“小心照料,不要疏忽了!今年若是收成好,各自都有赏。但若是哪个不勤快,俺也不会轻饶!”三十出tou的宁易,已经zuo了十几年的屯chang,上chun留着短须,看起来颇有几分威严。
几个nu工唯唯诺诺。作为偏远之地的军屯村寨,鸭渌江边的这个村子多有ma贼和猛兽来袭,而屯chang宁易带着村中的十几hu人家,将虎pi熊pi剥了几十张下来,拿ma贼的首级去州中换赏金的次数几近百次。这么些年,宁屯chang的一杆火枪在桓州也是出了名的犀利。莫说在宁易家中zuo牛zuoma的nu工们,就连村里其他人家所使唤的nu工,也都视宁易如虎狼,不敢有半分不敬。
“好威风啊!”就在众人的shen后不远chu1,突然传来一个带着几分戏谑的声音。
宁易皱着眉tou循声望去,只见十几步外,不知何时竟然多了一人一ma。看清此人的相貌,宁易的神色一下转作惊喜:“十四哥!?”
“可不正是我!”李乾大笑着翻shen下ma,大力拍着宁易的肩膀“易兄弟,久违了!”
早在十几年前,两人都参加了剿灭金国的最后一战。在这之后。宁易选择了退役,与十几个同时退役士兵们一起,在吉林行省用军功换来了大片的土地进行屯垦,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而想zuo史官的李乾,却yin差yang错的进了职方司,十几年来走遍了sai外的山山水水,成了职方司中首屈一指的东北地区山川地理方面的专家——皇宋地理学会的会员中有许多是喜欢游山玩水的闲人,但还有许多是隶属职方司的成员,李乾便是其中之一。
既然都是在生活工作在东北,两人的友情也便没有丢下。每隔两三年,李乾就会抽空拜访一次宁易。同时平日里,两人也会互寄邮件,一点邮费的支出,在shen家丰厚的两人眼里却也算不了什么。
时隔两年,两人再次见面,惊喜是免不了的。一番嘘寒问nuan之后,宁易让一个nu工先跑回家报信,便丢下了农事,拉起李乾便往家去。
李乾被宁易拉着往村中走去。他两年前来桓州的时候,路边刚zhong下的两排白杨树才一人多高,但到了如今。已经有三五丈高,碗口cu细。茂密的树冠两边夹持,用树荫覆盖了通向村屯的dao路。
‘时间过得还真快!’李乾感慨着。
大宋军屯村寨的内bu式样一般是从一个模子倒出,不过外围的防御ti系却是因地制宜。而宁易担任屯chang的这个村寨则格外坚固。只拥有十几hu人家的村子外围却有着高墙shen垒,四角甚至还有凸出去的棱台,都是这些年的农歇时,由宁易带领全村老小一步步修葺起来。这样的防御ti系,不拖着大炮来攻,少于千人的队伍就别想在十天半个月内打下来。
而宁家的宅院,便位于村寨的大门内。前后三进的院落,在南方就算普通点的乡绅富hu也难修起。但在只会嫌地多的东北,却是村中每一家都能拥有。
“十四伯来了!”
两人一进门,得到消息的宁易浑家便迎了上来。那是名典型的农家女子,cu手大脚,容色不算出众,晒得黝黑的脸上还有两团农家红。但ti型却是个能生养的。她是与宁易一起来此驻屯的一名士兵的妹妹,娘家也就住在这zuo鸭渌江边的小村中——如宁易这般迁居到东北屯垦的前军人,多半结了亲家,村中十几hu、几十hu都用血缘连起,合力对付外敌。
宁易的浑家迎上来时,李乾就看到她背后的一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