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商业用地。到时集镇上了规模,就会带来商机,有了商机我们就有了税源,我们的可用财力就会多起来。”
萧如峰的一番话,使许多干部感到耳目一新,他们过去从没有想到过这样去运作土地,不由得对萧如峰大加佩服。
“萧书记,你这个方法好,既盘活了我们镇里的土地,又办了实事,使们的城镇建设步子迈得更快了。”
为了广泛收集意见,同时也是加大宣传力度。萧如峰召集乡直单位的一把手,绿水街上的部分住户代表、商业代表搞了个简单的听证会。
“我相信五年之后,我们绿水镇就是一个繁荣的小城镇。我们的街道将更加整齐开阔,街上的常住人口将大幅增加,经商的同志生意将更加兴隆。”萧如峰的话使大家受到了鼓舞。
结果,这个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招标工作很顺利,共有十位开发商前来参与投标,每亩十二万元起价,最后,来自广东的开发商李春发以每亩十六点八万元夺标,取得开发权。
开发当中有一点小插曲,拆迁时遇到点阻力。
阻力主要来自乡政府旁边的两户住户,一户叫汪得义,是个屠户平时为人霸气,想多要点拆迁费用,准备跟镇里抗一阵子,等镇里妥协。
“大家都不要忙着搬,拆迁都这样。只要跟开发商对抗一阵子,费用就会高出很多。”
另一户是个老人,叫吴信和,因为在当地“和”“佛”读音相近,大家都叫他“吴信佛”这个吴信佛倒真是个信士,思想上很顽固。他主要不是在乎钱的多少,而是说他的房子风水好,是无价之宝,不能拆迁。“我家的房子,无论是谁无论多少钱也别想让他们从这里搬出去。”
萧如峰心里清楚,拆迁补偿的标准得按照规定操作,不能随意降低,但是也不能随意提高。降低了拆迁户吃亏,容易引发纠纷,提高了政府吃亏,只要开了先例,今后的工作会越来越难做,部分人会起来漫天要价,政府就会陷于被动局面。因此,他决定无论如何不能突破这根底线,一定要把住,为了今后的工作,即使多花点人力也要把工作做好。
镇里印制了一份拆迁意见建议书,发到各拆迁户手中,同时,也把拆迁的相关规定款项印在上面,让拆迁户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自己在拆迁中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在意见建议收集上来之后,组织召开了一次党政班子联席会,对意见建议进行研究,统一部署安排,同时也统一了口径。然后,萧如峰召集拆迁户召开了一个会议,会议上他反复把这次搬迁镇政府、兴建农贸市场、扩大绿水市容的意义作了说明,并且很有鼓动性地阐明了这几项工作的意义,以及绿水的前景。由于他的准备充分,引用了大量准确的数字和一些外地的事例进行说明,因此,说服力很强,大部分的拆迁户都表示同意,表示愿意配合政府做好工作。同时,针对一些拆迁户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出了明确的答复。
最后,萧如峰表明了政府的决心“请各位放心,合理的要求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对不合理要求,我们也决不会牺牲集体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要求。对一些无理取闹阻碍绿水建设阻碍发展的人员,也绝不会姑息纵容。”
镇里成立了一个拆迁工作组,专门做拆迁户的工作。三天下来,大部分折迁户都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只剩下汪屠户和“吴信佛”两户钉子户。
“大家做工作时请记住,拆迁是一个敏感问题。首先是我们的做法要合乎政策法律要求,其次是我们工作方法要特别注意,大家一定要耐心、细致,再耐心、再细致。我们是在为绿水人民办一件实事好事,不要搞成野蛮拆迁,把好事变成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