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中国式秘书3 > 第七章(7/7)

第七章(7/7)

面玲珑的人。他希望周围的秘书班子里,多一些才学出众、敢于说真话之人,而少些阿谀奉承、唯唯诺诺者。

黄一平是个守时的人,习惯了比预定时间提前几分钟。可是,等他来到楼下,那辆挂着海北0001号牌照的奥迪轿车,已经停在那里。

司机原先给于树奎开车,同黄一平熟悉。秘书是县委办刚提的一个副主任,年龄只有30岁左右,言行举止还有些拘谨。两人见到黄一平出来,马上趋前迎接,黄一平分别同他们握手道了早安。

寒暄完毕,司机先上车点火发动,秘书则赶紧来接了黄一平的包。两手空空的黄一平,还是感觉有些不自在。跟随领导做秘书十几年,从来都是左手皮包右手茶杯,有时连腋下也不得空闲,现在突然如此轻省了颇不习惯。接下来,黄一平又犯了一个小错误,依然是习惯使然——他绕过车头径直走向副驾驶座,寻找自己熟悉的那个位置,却发现秘书早已拉开车子后门,举手挡在顶棚外沿,轻声道:“黄书记,请上车!”

黄一平终于忍不住笑了。原来自己不仅不是秘书了,而且也有了一个专职秘书。四五天下来,居然还没适应这种变化,委实有点可乐。车子开往海北的路上,黄一平渐渐完全放松下来,适应了有专车、司机、秘书侍候着的感觉,也是一个县委书记应有的感觉。

先是同秘书、司机说了几句闲话,大多是黄一平主动发问,对方简短应答,问得虽然随意,答得却不免有些客套。黄一平能够体会他们的心情,因为他当年刚跟魏副市长、冯开岭、廖志国时,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拘谨与不适。

陌生与拘谨,很快便无话可说。好在黄一平旁边的座位上,有一沓当日凌晨出版的报纸。他随手抽出一张《城市早报》,油墨与纸张的味道很重。这是N省内影响最大的一张都市类报纸,由中央某新闻单位主办,在阳城地区发行量很大,读者欢迎程度远超本地的日报、晚报。

报纸很厚,分成若干沓,好在首页是导读性标题集纳。首条标题用的是超粗黑体字,非常引人注目:《阳江市昨一幢在建楼房倒塌六死十三伤——群众举报系建筑、供货商相互勾结偷工减料》,署名是“本报记者黄光明”

黄一平看了黄光明三个字,不禁哑然失笑,马上想起当年的一段故事:其时,省委组织部年副部长亲戚在阳城建了一批房子,因为建筑超高、间距太近,遮挡周围居民阳光,遭到群众举报,正是这位黄光明前来调查。为了平息事态,黄一平与明达集团总裁邝明达、规划局长于海东一起,合谋设计修理了黄大记者,令其夹着尾巴灰溜溜走了。

掐指算来,黄光明折戟阳城已经过去六年了,数年不见,此公如今依然热情不减、笔锋强劲,光看标题就知道分量不轻。

翻开报纸,细看文章内容,黄一平不禁大吃一惊——那个供货商的公司名叫“光蓉建工”公司法人代表名字叫郑小光;建筑商名“大江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姓陈。

天哪!难道真有这么巧的事情?那个“光蓉建工”的老总郑小光,不就是冯开岭情人邹蓉蓉的哥哥?当年,正是因为这个郑小光,才差点毁掉冯开岭的前程,也让黄一平饱尝了代人受过的痛楚。而那个“大江房地产公司”背后老板乃省委组织部年副部长家人,当年在阳城拿到一块好地,不但轻易变更了用途,建房过程中还改变了容积率,仅此一笔便轻松多赚了数千万元。

很显然,因为冯开岭与年副部长的关系,这两家公司近年一定相互勾结密切协作,移师阳江做了不少工程,也捞了很多油水。眼下,两家公司所建工程惹下如此大祸,被《城市早报》公开报道,而且已经认定了事故性质,这下麻烦就大了。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