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位同志想过来任常务副市长,李驰在关键时刻说了话。他的理由有两个方面:一是花木荣同志从基层成长起来,懂经济,有政府工作经验;二是政府班子中也必须有女性市长。他说的话,除了这两点理由外,还另外有深意。一个从副书记位置上到政协当主席的领导的建议,往往更容易被省委采纳,当然,更重要的是被莫大民采纳。而莫大民,对南山的情况可谓是刚刚入门,李驰的建议,就成了决议。花木荣是在到政府后,才听说此事的。虽然她在此过程中,也曾到省里进行了活动,但没有得到准确的信息。省里的意见是:南山常委的分工,主要由南山市委拿意见。回来后她也曾将此向李驰报告,李驰说:这不仅仅是常委分工,还有一点,就是从党委到政府了,我会给你努力的。
知恩不报非君子,官场上虽然真正的君子不多了,但有恩必报,还是得坚持的。
花木荣问李驰主席中午有没有安排,如果没有,她这边正好有个接待,也是老朋友了。李驰就问是谁?花木荣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在金满楼,十二点准时。
李驰望着花木荣,点点头说,那好,我到时过去。
十二点,花木荣和李驰几乎是前脚赶着后脚到了金满楼。进了包间,客人已经到了。花木荣说:"徐总,看谁来了?"
"啊!"李驰和这个被花木荣称作"徐总"的女人,同时"啊"了一声。
女人道:"李县长,啊,不,李书记。"
"哈,不是书记了,是主席了。"李驰放松了下来,旁边人给他拉了椅子,李驰坐下道,"木荣同志说有一个老朋友,我还真没想到。原来是你小徐啊,哈,现在做老总,了不起啊!"
小徐名叫徐艾矛。她笑着,两颊上有酒窝。看年龄,也就四十挂边。她站在李驰边上,说:"我也没想到。木荣市长说请了个老领导过来,我就猜着会不会是李书记,果真就是。李书记还记得小徐,真是小徐的荣幸。"
"能不记得?"李驰笑着。
花木荣本来也想说几句,但脑子里一直缠绕着家里的房子和那一男一女的对话。她拿着手机出了门,打了丈夫的电话,问他在哪儿。丈夫说在单位,正吃饭呢。她便没再说话。或许真的在单位,甚至或许,她上午遇见的只是幻觉,但愿是幻觉。她想起刚才在医院,刘蓓问她有什么疗效时,她那一瞬间跌倒了谷底。一个女人,正在努力地回到女人,而她所希望守住的,却正在远离。官场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一切吗?
就像现在,商场能成为徐艾矛的一切吗?
席间,花木荣破例喝了白酒。她说:"一来是因为小徐来了,老朋友;二来是因为有李主席在,他是老领导。这样的氛围,岂能不喝酒?"
徐艾矛说:"当然得喝。而且得好好地喝一回。想当年,我在乡里搞团书记时,我的名字还是李书记给改的呢。"
李驰道:"这我记得。你当时叫徐爱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