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雨后的金江市把它美丽的身影完全呈了现出来,近处的船舶,远处的金江大桥,耸立在金江广场的国际大厦,还有更远处隐隐约约的金江工业区。望着这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都市,黎江北的心再次沸腾起来。
离开码头往停车场去的途中,一群学生的身影吸引了黎江北的目光。只见来来往往的人流中,40多名身着长江大学校服的青年学生手拿传单,不时地拦住路人,跟他们耳语着什么。
"怎么回事?"黎江北警惕地问助手小苏。最近一个时期,他听说长江大学又在鼓动学生四处上访,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教育部门撤销对长江大学的几条封杀令,承认其学校的合法性。同时要求政府将已经出让给外资企业的原长江大学校址归还学校。
"是长江大学的学生,他们在向市民散发传单。"小苏说。
"胡闹,他们不知道这是违法的?"黎江北说着,就要往那边去,小苏赶忙拦住他:"教授,你去不得,他们要是认出你,今天又被缠住了。"
"怎么,他们会拿我当人质?"
"人质不敢,他们一定会向你请愿的。"小苏解释道。
"乱弹琴!"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响了,是舒伯杨打来的,问他下船没有。黎江北说自己在码头外面的小吃广场,舒伯杨告诉他,车停在二号停车场,他在车里等他。
一听秘书长亲自来接,黎江北只好打消上前阻止学生的念头,不过他的目光还是久久地盯着学生们望了半天。这一刻,黎江北的心情是沉重的,长江大学是江北省首家民办高校,一度是江北高校界的一面改革旗帜。然而,短短几年间,长江大学就沦落到如此地步,没有固定校舍,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甚至连办学资格也受到质疑。眼下几千名学生借宿在废弃的仓库,过着今天不知明天的日子…黎江北凝视了好久,才极不甘心地收回目光,缓缓转身。过了小吃广场,就看到停车场的入口。
黎江北正要往停车场去,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黎教授,请等等。"
黎江北转过身,就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子正笑吟吟望着他。
"你是——""对不起,黎教授,打扰您了。"女孩甜甜笑了一下,自我介绍道:"我是长江大学英语系三年级学生陆玉,我们有份请愿书,想送给您。"
"请愿书,请什么愿?"黎江北下意识地绷起脸,心中多了份警惕。
"我们只是想完成自己的学业,没别的意图。"女孩子倒是口齿伶俐,人也大方,并不因为对方是教育界名人就吓得不敢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