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们填写选票时,姓叶的在前边,应该到使用时,坐在台上,上到文件上,就得靠后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领导说了算,市委副书记的秘书下来任职,就比别的副县长多一分优势,决定了叶兆楠靠前排的位次。
闲话少说。叶兆楠请假后,先回到老家,对父母通报了自己要再婚的消息,父母又惊又喜。惊的是这孩子怎么说离婚就离婚了,简直把婚姻大事当成了儿戏。孙丫丫这个媳妇有什么不好?名牌大学毕业,又是一个当医生的,儿子有个小伤小病,自然有人操心。尽管这个媳妇不待见他们这两个农村老人,毕竟说出去脸上很有光彩。全村人都知道叶家娶了一个有本事的好媳妇,可现在咋对乡亲们说呢,放着医生不要,又娶了个电视台的记者。
老头老婆是庄稼人,在他们的逻辑里,医生是最有用处的,一个记者该有什么本事?会写文章不当吃不当喝的。乡下人对于儿媳妇,公公可以熟视无睹,婆婆总能挑出毛病,没有一个娶过来以后,是彻底中意的,可一旦失去了,就有点舍不得。叶兆楠的母亲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抱怨自己的儿子太草率,把那么好的一个媳妇,怎么说甩就甩了?
还是老头子信任自己有能耐、光宗耀祖的儿子,责怪老婆说:“哭什么,又不是办丧事儿。儿子能够换媳妇,说明孩子有本事。我年轻时要是有本事,还不早把你给休了!”
老婆听了这话,立刻止着哭泣,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原来早有二心啊!儿子有本事也是我生的,你骄傲个什么?”
他们对于李静娴已经怀孕的事情,还是喜不自胜的,抱上一个孙子是他们多年的盼望。叶兆楠的母亲破涕为笑说:“好,好,下蛋的母鸡比总抱空窝的强,这个媳妇咱要定了。”
叶兆楠见这么容易就做通了二老的工作,放下心来。随后,说起不再办婚礼了,旅游结婚,父母随他便,反正再铺张地办,也是再婚,没有什么多大光彩。到时候,既成事实,乡亲们只能认为自己的儿子有能耐,换媳妇就像换衣服一样,让他们眼热去吧。
村干部们听说叶兆楠回来了,自然又是一番亲热。叶兆楠告诉他们,自己虽然不抓交通,但在市里参加的交通城建会议上,专程去见了他们龟顶县的副县长和交通局长,说了让他们关照一下自己的老家,搞一些修路项目。那个副县长一口答应下来,说修村村通工程是改善农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上级和县里都有一定的拨款,反正早修晚修一个样,先给谁后给谁一个样,人情不如早做,你在外县为革命事业出力,我们理应照顾。让村里的干部打个报告,直接找交通局长吧,尽量尽快统筹解决。支部书记高兴万分,自己喝了一小碗酒,感谢叶县长操心,自己真的不好意思催促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把事情给办好了。
到了市里,叶兆楠直奔李静娴的住处,少不得浓情蜜意地亲热一番后,两个人商量怎么办婚事。李静娴说出了父母要见一下他的意思,叶兆楠说,干脆我们回来后再去吧,反正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了。李静娴娇羞地伸手拧了一下叶兆楠的嘴巴,把自己父亲坚持要大操大办的意见向叶兆楠摊牌了,叶兆楠死活不同意这么办。说旅游结婚更加浪漫一些,对于李静娴来说,虽然是初婚成大礼,但对自己来说,毕竟不算什么光彩事儿。
李静娴生气地说:“哦,我一个黄花闺女嫁给你,你不光彩了?”
叶兆楠急忙解释说:“不是这么说的。你想啊,我刚刚当上副县长就换老婆,你让社会上怎么评价我?”当然,叶兆楠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原因,就是自己同孙丫丫曾经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一定要悄悄地办自己的婚事,不能对孙丫丫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