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拥有独立发电系统的医院去享受空调。但拥挤的人群影响了医生的工作,降低了室内空气质量,而医院的备用发电机也不胜负荷,多次发生故障。
许多家庭的室内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有些老房、旧房室内仅零下二十度。忍无可忍的居民开始在室内点火取暖,从书报杂志到小区里的树木都成为他们的燃料。甚至家具、房门都被他们劈碎当柴火。于是静寂的街道上一次次响起消防车刺耳的呼啸。
万幸的是,我家里的电话还能和外界沟通。先生经常在电话的那一头指挥我如何应对严寒。室外温度太低的时候绝对不能出门,但要定时打开卧室的门换换气。外面客厅每天通两次气,每次最多五分钟。每隔一段时间和囡囡在卧室里活动一下,活动能产生热量,一直躺着会越躺越冷。
我向他抱怨下水道冻住以后厕所不能使用,小区里的人已经开始养成到楼下绿化带解决问题的习惯,物业公司还特意用薄木板搭了两个棚子,上面分别贴着“男”和“女”
“现在来不及了,”他在电话那头淡淡地说“以前北方农村到了冬天,就挖两个大坑、弄些砖头做垫脚石,春天正好当肥料池。天气那么冷,估计楼下绿化带也挖不动了,就那么凑合吧。”
“你们那边怎么样?”
“阶段性的还是会停电,供暖坏过一次不过已经修好了。”
我知道后半句是多么大的灾难。“爹妈还好吗?”
“挺过来了。”
“电台说北方的情况略有好转。”
“是暖和了一点。等火车能走我就回来。家里吃的够吗?”
“还有。不过最近对面的超市关了。听说市里还有两家开着,坐公交特辟的专线可以去。”
“这种天气最好别坐车。你不知道,我回家的那天,火车车门都冻死了,他们用火焰喷射器来化了冰才打开。一路车窗户上全挂满了厚厚的霜,完全看不见外面的景象,整个火车就像一个会跑的大冰棺材。”他顿了一顿“我怕你受不了。”
我忽然有点哽咽,等到可以说话,才回答:“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
十年前,轰动一时的环保科幻电影《后天》中描绘过这样惊心动魄的画面:冰冻飓风卷过,纽约瞬间成了冰天雪地的极地,只剩下孤独的自由女神像伫立在这白色的文明废墟上,如同一个奇特的墓碑。影片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川大量融化,破坏了北大西洋暖流,使北半球的气温急剧下降,地球迎来了又一个冰河期。飓风从地球对流层吸收了大量温度在零下100摄氏度的强冷空气,形成超级冰冻飓风,所到之处,可以将一切物体冻成雕塑。虽然违背科学原理的“冰冻飓风”成为科学家眼中的一个笑话,但全球暖化可能将地球带回冰河期这个观念得到了部分科学家的认同。只是这种“冰河化”的过程,不会像《后天》那样剧烈。也许,全世界北半球的寒灾正是这个过程的第一阶段?
不过根据政府电台的解释,这又是一次拉尼娜灾害,不久即将过去。
爸妈从巴厘岛又打来电话。因为浦东国际机场关闭,他们的航班无限期延迟,滞留其间食宿均由航空公司负责。他们这才知道中国南方发生了什么事,庆幸逃过一劫的同时,他们更加担心我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