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穿越了星球间的距离,被驱策着,他现在可以面对这一点了:被驱策。人们被他们不知道也无从知道的力量驱策着,沿着奇怪的路径通向奇怪的终点。只要你一脚踩了进去,便再也不能自拔了,只能受着它们无可抗拒的驱使一直走到终点。这里就是终点,旅行的终点,世界的终点,生命的终点。在这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然而人是有选择机会的,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才能从千头万绪的时空中决定每个人的人生轨迹。而这些力量并不是全知全能的。它们固然是博大而又带着扫荡性的,然而它们所扫荡的只是大众和帝国,却不是个人。处于洪流中的人被它裹挟而行,懵然不察,只是因为其他的人也在同样地运动。但假设让一个人逃脱洪流,让他勇敢地划向河岸,在河岸上站立起来,抖落身上的水珠,回望着流水,那么他随后将做的事就能堵住水流,遏止它的前行,或是将它引向另一个方向。
他收了钱去杀一个人。没有什么东西让他非收下钱不可,收下钱之后,除了他的本性之外。也没有什么东西让他非要去执行这个口头的合同。他也可以在半路上失去勇气,或是面对这么多的险阻踌躇不前。就算他已经把科尔纳装到了瞄准镜里,他也还是可以把他放走。
曾对他说过埃戎必须垮掉的那些力量当时并没有发出声音。他的子弹加速了科尔纳的死亡,使得危机变成了反叛。如果科尔纳是自然死亡的话,帝国的权力交接就能实现平稳过渡,而不会出现什么闪失。埃戎当然是会垮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等到何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呢?
必然性就是在这里得到体现的,就是借他的手来实现的。他碰出了叛乱的火花,他的手指引来水流,而这水流又将他带到了樊地。在一路上的任何一处,他都可以停下来说,打住!我不想再朝前走了!水流或许会因此而毫不在意地从他的头顶淹过,但对他来说,这种必然性却就此终结了。
一个充满暴力的行动改变了水流的进程。他无法为此而感到骄傲,即便它为漫长的一千年带来了甜美的果实。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的本能将他交给了水流,水流带着他来到了埃戎。本能,如求生和食物之于饥饿般的不假思索的需要它们便是水流中翻滚的分子,它们是消极的,它们是投降者。
但一个人是能够与水流相抗争的,每一个积极的行动都是在与之一竞短长。
在熵教的教堂里,他就曾与水流对抗过,那个梦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他还和吴老头一起去参加了在杜凯因的住处举行的会议,就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需要的一种反抗。那个选择是确实起了作用的。要是他不去的话,文妲肯定难逃一死或是陷入绝境,而吴老头,要是他只身前往的话,早就老命不保了。或许他们迟早难逃命运的安排,但那是不能改变他这一举动的重要性的。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举动爱也是积极的这使得他一直留在文妲的身边直到她幻想破灭,直到他被人抓住。
他爱上文妲了。他现在能够坦然面对这件事了这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是一种无望的感情,却也是一件好东西,因为这是一股积极的力量,而且很强大。它给了他力量,让他再次与水流搏击,让他逆流而上,去追根溯源。如果一个人能有一次改变他的命运,他就能有第二次。埃戎必须垮掉。但应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