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是啊,那就是我的儿子,是我画的。两年前他死后我立即画了他。”
青年人走近画,定睛细看,并用手指摸了摸,画是干的,确实是很久以前画的画。他转身向老人问道:
“您的儿子怎么啦?”
老人用仿佛沉浸在回忆中的语调,开始说:
“他是个好儿子。是个有才华、事事很认真、十分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但儿子爱上了一个女人,我却反对他们结婚。我是为儿子着想才反对他们的婚姻的。结果,儿子同那女人一起跳下了悬崖。”
“但是…”
“如果我知道他们要干的那种事,我也不会那样反对的。真同怜。从此,我把画室搬到这里,画了儿子的画。后来我就只画这附近的风景,在缅怀儿子的回忆中孤独一人度着余生。”
“但是…”
“儿子的死是由干我的缘故,我不愿失去儿子啊。如果您是我儿子的朋友,请您讲讲有关我儿子的回忆吧!”
“但是您的儿子确是刚才从那个悬崖上…”青年向老人介绍刚刚发生的事。
“这么说,您见到了我儿子的幻影了?”
“不,这不能说是幻影。但听您一讲,也许是幻影吧!不过,我看得十分清楚。”
“是吗?那么,请您陪我去看一看怎样?我想见见我儿子的幻影。并且我还要向他道歉。如果可能的话,我要劝阻他轻生的念头。”
老人手持煤油灯,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青年人慌忙跑过去将老人扶住,并把他按在椅子上。
“请您别这样,您不能这样。”
“不,我一定要见见儿子。”
“这不行…”
青年急切地劝阻老人。他为什么如此拼命制止老人的行动,连他自己也并不清楚。但只有一点他是明确的——他不能让老人再次做无味的牺牲。不久,老人也不再争执,平静了下来。
“是吗。那就不去了吧。我一想起可怜的儿子就懊恼。”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失去了独生子,想必您很痛苦,不过,您能不见儿子的幻影,我就放心了。”
“怎么样,再休息一会儿吧。离天亮还有两小时哪。
青年感到疲倦,但他不想再停在这一家。他想单独清醒一下混乱的头脑。
“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要在天亮之前必须登上山才行。也许到山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但我能找到个稍高点的地方也好,伯蹑日出景象是我的任务。”
“是吗。如果有任务,我就不挽留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