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bu: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上一节说到“很有些老人干净利落,绝不罗佩”倒也不尽是闲话,和这个故事一开始,很有点关系。
白素的父亲白老大,就是一个绝不han糊的老人,这个曾是江湖上第一奇人的老人,晚年隐居法国南bu,优哉游哉,又自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总以为在他shen上不会再有什么事发生的了,尤其在若干年前,他又zuo了一个脑科手术,手术十分顺利,更令他庆幸得享余年,人自然也更豁达,更不会有什么节外生枝的意外。可是,世事真是难料得很——世事若是全在意料之中,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味dao,忽然又有一些事,发生在他的shen上,成为这个故事的开端。
故事一开始,白老大shen在一艘豪华的邮lun之上,这艘大邮lun,载着将近七百名游客,正在作环游世界的航行——这zhong航行,甚至是没有目的地的,只是在旅途中,经过一些著名的沿海城市,便停泊下来,玩些日子,然后再启航,又到下一个城市。
这zhong方式的环游世界,自然十分舒服,可是也十分费时间,至少要三五十天,而且,费用极其昂贵,所以青年人决不参加,中年人也绝少参加,老年人参加的很多——不过要注意,白老大在邮lun上,参加了这zhong形式的旅行,绝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说来十分孩子气,或许人到年纪大了,会有返老还童的现象,白老大会到邮lun上去,是因为他和一个人打了一个赌。
(白老大xing烈如火,不是很受得起激,所以,也十分容易和人家打赌。)
和他打赌的是另一个老人,年纪和他差不多,脾气一定也和白老大相去无几,不然,怎么两个都活了将近一世纪的老人,会因为小事而争吵起来,终于形成非打赌来解决不可的局面呢?那另一个老人,在工作上早已退休,可是仍然拥有一家大lun船公司的大多数gu权,是世界上著名的富豪,简单一点来说,也就是拥有白老大后来搭乘的那艘邮lun的船公司的真正主人,哈山先生。
哈山先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究竟是什么地方人,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他和中国很有点关系,因为他是被一个犹太富商,从上海的一间孤儿院中领养出来,接受教育而chang大的。
他之所以会被那个犹太富商领养,原因说出来也十分hua稽——虽然他三岁,外形看来,已明显地不是中国人,眼大鼻高,pi肤却又黝黑,那是中东一带的人的特征,犹太富商便也把他当作是犹太人了。
哈山后来常开自己的玩笑,说:“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外型看来都差不多,都是在那一带生活的,我可能gen本是一个阿拉伯人,却被当作是犹太人,这和一个男人从小被人当作女人养大,实在没有什么分别,是一宗荒谬的错误!”
阿拉伯人也好,犹太人也好,哈山其实都不在乎,因为他gen本无法确定——孤儿院中没有任何记录,他在未满月时就被人弃置街tou,那一年冬天,上海最低温是摄多零下六度,作为一个弃婴,他没有冻死,真是奇迹。
白老大和他相识甚早,大家十多岁的时候,在上海,就由少年人的打架,打成了相识。别看哈山的样子,没有一点像中国人,可是一开口,那一口liu利的上海话,尤其是讲起一连串的cu话来,也真的能叫人愕然。
到了二十岁之后,两人各奔东西,互有发展,抚养哈山的那个犹太富商,可能早已看出哈山聪明绝ding,非同凡响,所以对他很好,也有可能,暗中留下了一bu分财产给他去发展,那犹太富商,富可敌国,就算只留下一点点,也是庞大的数字,再加上哈山的经营本领,自然哈山很快也成为富豪。
当哈山和白老大各自三十出tou之后,两人倒也合作过几件事,例如大批的军火jiao易,大规模的战时的物资jiao易和破坏活动等等。
总之,他们是从小就相识的好朋友,白老大退隐法国南bu之后,定居在ba黎的哈山,时常来探望他,两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高谈阔论,上一分钟是liu利之极的法语,下一分钟,就用在法国谁也听不懂的上海话,使得在他们shen边的人为之侧目,以为这两个老人,来自外星。
两人有这样的jiao情,居然为了一言不合,还要打赌,付诸行动,因此也可知这两个老人的少年心境。
他们打的是什么赌呢?完全从闲谈开始,那天,哈山自己驾着他那辆鲜红色的跑车,一路上逢车过车,来到白老大的小农庄,意气风发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