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格米人说,穆古鲁将军的部队在马克兰峭壁上设立了供给营地,而那正是芒罗预定的目的地。避开这些部队似乎是明智的。芒罗解释说,在斯瓦希里语里没有骑士品质和运动员品格这些字眼,在刚果语的变体林加拉语中也没有这些字眼。“在世界的这个地方,只有杀戮和被杀戮。我们还是避开的好。”
他们唯一可走的路是向西朝拉戈拉河方向走。芒罗对着地图皱眉,而罗斯则对着电脑控制台发愣。
“拉戈拉河怎么啦?”埃利奥特问。
“也许没什么,”芒罗说道“全看最近雨量大不大了。”
罗斯看了看手表。“我们现在落后了12个小时,”她说道“唯一的办法是连夜从河上走。”
“反正我是想这么干的。”芒罗说道。
罗斯从未听说考察队的向导在夜间带队穿过荒野地区的事。“你要这么干?为什么?”
“因为,”芒罗说“下游河面上的障碍在夜晚要容易逾越得多。”
“什么障碍?”
“等我们碰到再说吧。”芒罗说道。
离拉戈拉河尚有一英里,他们就听到远处奔腾咆哮的水流声。埃米立即焦虑起来,并一再打手语问:什么水?埃利奥特尽力安慰她,但又不想做得过分;尽管埃米害怕,她也得忍耐。
他们到达拉戈拉河河边时,才发现响声来自上游某处飞泻而下的大瀑布。横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宽50英尺、水流平静而浑浊的河流。
“看上去还不错,”埃利奥特说。
“是啊,”芒罗说“还不错。”
但是芒罗很了解刚果河。这条世界第四大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有许多特点。它犹如一条巨蛇,蜿蜒曲折地流经非洲大陆。它两度穿越赤道——先是朝北流向基桑加尼市,到了姆班达卡就转而向南流去。这一流向如此不同凡响,以致100年前地理学家都不相信这是事实。由于刚果河流经赤道的南北两侧,所以它的流域总有一个地方处于雨季。刚果河与尼罗河等河流不同,它的水位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它稳定地以每秒100万立方英尺的水量流入大西洋,其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
但是由于刚果河的河道弯曲,所以它也是最不便航行的大河。从距大西洋300英里的斯坦利深潭开始,激流就使航行受到严重干扰。在2000英里的内陆基桑加尼市处,它的河面仍然有1英里宽。韦吉巴亚大瀑布阻断了所有的航行。从基桑加尼再向上,沿各条支流越往上游去,障碍就越大,因为从南面高原上的热带大草原和东面1.6万英尺积雪覆盖的鲁文佐里山发源的各条支流,是从高处流向地势较低的丛林地区的。
拉戈拉河的各条支流沿途劈出了一系列峡谷,其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就是位于孔戈洛的鬼门峡。在这里,平静的卢瓦拉巴河穿过一个深半英里、宽100码、成漏斗状的峡谷。
拉戈拉河是在基桑加尼流入卢瓦拉巴河的一条小支流。河两岸的部落称这条河为“巴拉塔瓦尼”——意思是“骗人的路”——因为拉戈拉河变化无常是出了名的。这条河的主要特色是拉戈拉峡谷。这是一条200英尺深,有些地方只有10英尺宽的石灰岩峡谷。根据最近的降雨量推断,拉戈拉峡谷抑或是美妙怡人的景观,抑或是白狼汹涌的恶梦。
到达阿布图后,他们距离下游的拉戈拉峡谷还有15英里。从河面上他们根本看不出峡谷里的情况。芒罗深知这一点,但他感到没有必要向埃利奥特说明,尤其此时埃利奥特正全神贯注地照看着埃米。
卡希加手下的人正在给两只“黄道”橡皮筏冲气。埃米越看越不安。她拽拽埃利奥特的袖子,然后打手势问:什么气球?
“那些是船,埃米,”他说道,不过他隐约感到埃米已悟出那些是什么东西,她是故意委婉地表示一下。“船”是她费了很大劲才学会的一个词。因为她不喜欢水,所以她对任何水上运输工具都不感兴趣。
为什么船?她问。
“我们现在要乘船了,”埃利奥特说。
的确,卡希加的手下正把橡皮船推到水里,往船上装设备,然后把设备固定在橡皮栓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