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zhong子特别,本地任何zhong菜人所zhong的都没有那zhong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zhong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北京白菜素来著名。
辛亥革命以前,来城候补的是玉太爷,单名讳瑁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zhong籽。大致当时zhong来也只是为自己吃。谁知太爷一死,不久革命军推翻了清室,清宗室平时在国内势力一时失尽,顿呈衰败景象。各chu1地方都有liu落的旗人,贫穷窘迫,无以为生,玉家却在无意中得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灾难。玉家靠卖菜过日子,从此玉家菜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
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年青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二。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changshen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范。虽本地新兴绅士阶级,因切齿过去旗人的行为,极看不起旗人,如今又是卖菜佣儿子,很少同这家少主人来往。但这人家的儿子,总仍然有和平常菜贩儿子两样chu1。
虽在当地得不到人亲近,却依然相当受人尊敬。
玉家菜园园地发展后,母子两双手已不大济事,因此另雇得有人。主人设计每到秋shen便令chang工在园中挖窖,冬天来雪后白菜全入窖。从此一年四季,城中人都有大白菜吃。菜园廿亩地,除了白菜也还zhong了不少其他菜蔬,善于经营的主人,使本城人一年任何时节都可得到极新鲜的蔬菜,特别是几zhong难得的蔬菜。也便因此,收入数目不小,十年来,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
仿佛因为zhong族不同,很少同人往来的玉家母子,由旁人看来,除知dao这家人卖菜有钱以外,其余一概茫然。
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蒲扇,朴素不华的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shen边的是穿白绸短衣ku的年青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chang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chu1。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
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香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chu1数点初现的星,zuo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好诗,便笑着问那个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
“这景象,古今相同。对它得到一zhong澈悟,一zhong启示,应当写出几句好诗的。”
“这话好象古人说过了,记不起这个人。”
“我也这样想。是谢灵运,是王维,不能记得,我真上年纪了。”
“母亲你试作七绝一首,我和。”
“那么,想想罢。”
zuo母亲的于是当真就想下去,低yin了半天,总象是没有文字能解释当前这一zhong境界。一面是文字生疏已久,一面是情境相协,所谓超于言语,正如佛法,只能心印默契,不可言传,所以笑了。她说:“这不行,哪里还会zuo诗?”
稍过,又问:
“少琛,你呢?”
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zuo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过了桥,影子消失在白围墙竹林子后不见了。
不过在这样晚凉天气下,母子两人走到菜园去,看工人作瓜架子,督促舀水,谈论到秋来的菜zhong、萝卜的市价,也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有时还到园中去看菜秧,亲自动手挖泥浇水。一切不zuo作chu1,较之斗方诗人在瓜棚下坐一点钟便拟赋五言八韵田家乐,偶一出城就称赏独木桥美不可言,虚伪真实,相去真不可以dao里计。
冬天时,玉家白菜上了市,全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