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前言(4/4)_阅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故事集)_名著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阅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故事集) > 前言(4/4)

前言(4/4)

奴役——买卖和雇佣的自由。他看到了他所生活的社会的丑恶,然而他并不想去推翻它。《威尼斯商人》中的女“律师”鲍细娅在公堂上一再宣称“威尼斯法庭执法无私”把威尼斯的法律说成是“绝对公道”她所强调的是地地道道的资产阶级法治精神。她还宣扬了所谓基督教的宽恕之道。她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那时的商业准则和法治思想。

尤其在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中,在描绘现实生活时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的。在《皆大欢喜》中,亚登森林俨然成了个世外桃源。在故事煞尾处,那个篡位的公爵原想到亚登森林去杀害他的哥哥。可是“天意安排”碰上一个修道士。经修道士那么一劝,公爵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表示要把公国还给他哥哥。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逃避。

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创造了一些大胆反抗的女性,但是《终成眷属》中的海丽娜虽然为了爱情而奋斗,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斗争,她的形象却是软弱的,缺乏女性尊严的。甚至苔丝狄蒙娜在丈夫的淫威下,也表示了屈从。奥瑟罗据以杀害妻子的荣誉感,完全是封建制度下夫权思想的残余,因而他才在怀疑妻子不贞时,认为理所当然地有权处死她。

哈姆莱特王子在独白中,对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深切的抗议和谴责。他认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坐监狱,他想改造现实“重整乾坤”;然而到头来他只能提出问题,却找不到解答,因为这位王子以及创造他的剧作者莎士比亚看不到群众的力量,也反对革命暴力斗争,他只能幻想在一位“开明君主”的统治下,自上而下的改革。

有些故事中还出现一些精灵或鬼魂。16、17世纪的英国距离中世纪还不远,科学还未昌盛到使剧作家及读者能够全部摆脱这类超现实的东西。另一方面,莎士比亚这样安排也有意识地在行使诗人的“特权”是从艺术效果出发的。例如他在《哈姆莱特》中就用鬼来渲染悲剧的阴森气氛,在《仲夏夜之梦》中,又用仙王仙后来把读者引入一个芬香灿烂的童话世界中去。



这部故事集是1809年1月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的,副标题是:“专为年轻人而作”出版人是当时进步的宪章派作家威廉·高德汶。出书后,不但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大人们也竞相购阅,所以第一版很快就销售一空。一个半世纪以来,许多名画家如威廉·哈卫(1831年)、约翰·吉尔勃特(1866年)、阿瑟·拉康姆(1899年)和希兹·罗宾逊(1902年)都曾为此书画过插图。这个故事集曾译成几十种文字。160多年来,多少卓越的莎士比亚学者、著名的莎剧演员,以及千千万万喜爱莎剧的读者,最早都是通过这部启蒙性的著作而入门的。它确实是莎剧这坐宝山与广大读者之间的一坐宝贵的桥梁。

远在1903年(即光绪二十九年),上海达文社就曾出版过此书的中译本,题名《外奇谭》,译者未署名,次年林纾(琴南)和魏易又出过一个合译本,题名《神怪小说:吟边燕语》。后来国内还陆续出版过几种英汉对照的《莎士乐府本事》。这些都早已绝版了。目前这个译本根据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印行的《查尔斯及玛丽·兰姆诗文集》,编者是托马斯·赫金生。为了阅读便利,全书段落是按照伦敦华德·洛克书店的采色插图本重分的。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