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但他也在弹…
声音1:
昏暗渐渐转明。
沉默。
声音1:
“印度之歌”演奏至此全结束。
声音2:
声音2(犹豫):
声音2:
曲被完整地演奏着,这就要占据观众和读者的很多时间(因为曲
特别之长),因而使他们在演
或阅读一旦开始,便不能很快地从那公共场所离去。
声音2:
同男声音即声音3和声音4(他们只在故事的结尾
现),相反的是,这两个女
声音有着疯狂的
情,她们甜
的声音包
着危险
。她们对
情故事的记忆是无条理的,是混
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都
于状态,这
谵妄既冷静又
烈。声音1,为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的故事而焦灼难当,而声音2又为声音1而忧心如焚。
他有时,晚上,用钢琴弹这支萨塔拉的曲…
这些声音从不大声喊叫,她们温柔的声音始终如一。
但当她们在讲自己的故事时(这故事始终是随着兴之所至倏忽便至),我们应该善于会她们各自
情的不同。特别是要认真
会在声音1面对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断
现昏
状态时,声音2的恐惧情绪。这是由于声音1已经“迷失’”在《印度之歌》那
传奇式的故事演变之中而面临着一
危险所致。这是一
典型,走
自我的典型。
是的。
而且是在一晚上。
为了她,他可是抛弃了一切。
依然继续。
在昏暗非常缓慢地转明时,突然响起了声音。和我们平时看到和听到的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我们觉得只有我们自己在听,在看。这是女的声音。声音缓慢,舒展,且又非常之近,似乎就在我们所置
的同一个地方。但却无从捉摸。
是的。
声音三:
钢琴声,慢镜,是一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曲
,曲名是:“印度之歌”
歌曲再起。但比第一次要“远”因为是在远离现场的地方演奏的。
声音沉默了许久,随后又响起:
这次的“印度之歌”是以普通节奏演奏,是布鲁斯舞曲的节奏。
停顿片刻。
是她在弹钢琴吗?
去。
是在舞会的晚上…
依然是“印度之歌”
我们应该以最清晰的脑,冷静地听她们讲话,但只能从声音中辨别,因为她们的声调因讲的内容不同而不同。即,当她们转而讲述自
的故事时,都是以最现
的说法来叙述。亦即是说,她们几乎是始终如一,即当《印度之歌》的
情故事在不断转换时,她们便把自己的故事也同时加了
去。但仍然会存在着不同:
当她们讲述着正展现在我们前的故事时,她们同我们一样,也投
故事中去,而且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担心,甚至也可能有同样的情
。
昏暗
(所听到的声音是声音1和声音2)
转亮,持续明亮。“印度之歌”始终响着。
他跟随她来到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