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第一章巴努什不再让人发笑的被背叛(5/7)_被背叛的遗嘱_名著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被背叛的遗嘱 > 第一章巴努什不再让人发笑的被背叛(5/7)

第一章巴努什不再让人发笑的被背叛(5/7)

却给当代的小说家提出了不同于使巴尔扎克或陀斯妥耶夫斯基关心的问题。例如:布洛赫(BROCH)的《梦游人》(LESSOMNAMBULES)的第三卷是一部由五个"声部"组成的"复调"长河,五条完全独立的线,这些线被连在一起,不是由于一个共同的情节,也不是由于共同的人物,每条线各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程序特点(A-小说,B-报导,C-短篇小说,D-诗,E-论文)。在全书的八十八章中,这五条线在下面这样的奇特顺序中交替:

A-A-A-B-A-B-A-C-A-A-D-E-C-A

-B-D-C-D-A-E-A-A-B-E-C-A-D-B-B

-A-E-A-A-E-A-B-D-C-B-B-D-A-B-E

-A-A-B-A-D-A-C-B-D-A-E-B-A-D-A

-B-D-E-A-C-A-D-D-B-A-A-C-D-E-B

-A-B-D-B-A-B-A-A-D-A-A-D-D-E.

是什么使布洛赫恰好选择这个顺序而不是别的?是什么导致他在第四章恰恰选择B而不是C或D?不是特性或情节的逻辑,因为在这五条线中没有任何共同的情节。他是受别的标准指引:不同的形式(诗句、叙事、格言、哲学沉思)令人惊讶地相互为伍所产生的魅力;浸透在不同章回中的不同类型的感动的对照;章回长度的变幻;最后还有五个相同的关于存在的问题的展开,它们像五面镜子照在五条线上。我们找不到更好的说法,姑且称这些标准为音乐式的;可以这样总结:十九世纪建立了结构的艺术,但是,是我们的世纪为这一艺术带来了音乐性。

《撒旦诗篇》由三条或多或少独立的线索构成:A:撒拉丁·尚沙和吉布列尔·法利什达,两个在孟买和伦敦往来生活的今日印度人;B:论述伊斯兰教起源的可兰经式的历史;

C:村民从海上向麦加(LAMECQUE)进军,他们以为可以不湿脚板而越过海洋,结果却葬身其中。

三条线按照下面的顺序在九个章节中陆续被重新带起:

A-B-A-C-A-B-A-C-A[顺带一句:在音乐中,这种顺序叫做回旋曲(RONDO):主题有规律地重现,与几个次要的主题交替。]。

这就是整体的节奏(我附带提一下在法文版页数上的整体):A(100)B(40)A(80)C(40)A(120)B(40)A(70)C(40)A(40)。我们发现B和C部长度一样,给整体印上了节奏的规律性。

A线占据小说空间的七分之五,B线七分之一,C线七分之一。从这一数量报告中得出A线的主导地位:小说的重心在法利什达和尚沙的当代命运之中。

然而B与C线虽是附属线,小说的美学赌注却集中在它们身上,因为正是靠了它们拉什迪才得以把握住所有小说的基本问题(一个个人,一个人物的认同问题),以一种新的超越心理小说常规的方式:尚沙的或法利什达的个性通过一番细致的对其心灵状态的描写是难以捉摸的,它们的神秘驻在两人心理内部两种文明(印度的和欧洲的)共存之中;它驻在他们的根里,他们已经离根而去,然而根却仍活在他们身上。这些根,在什么地方被折断?如果我们要触摸伤口,应该一直走到什么地方?注目"古井",并非题外之题,这一注目瞄准着事情的心脏:两位主人公的存在的撕裂。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