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易见
4。易见(Visibility)
但丁的《神曲》(《炼狱》[Purgatorio],XVII。25)中有这样的一行:“然后如雨般飘落到高度的想象之中…”今天晚上我就从这句话谈起:想象是一个有雨飘落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看《炼狱》中这一行的上下文。这里是忿怒圈,但丁正在思考在他脑海里直接成形的形象,描绘着经典与圣经中受到责罚的忿怒的例子。他意识到这些形象是从天上如雨般降下,亦即是上帝把它们送到他面前的。
在炼狱各圈中,除了景色的细节和天的拱ding,除了但丁和忏悔罪人的灵魂与超自然物的会面以外,还有一些场面起着关于罪与德的范例的语录与ti现作用,首先像低浮雕一样显得就要活动起来,说出话来,然后又如影象似的投she1到但丁眼前,继而如声音般及于但丁耳际,最后成为纯粹的心理形象。总之,这些影象逐渐地向内里运动,而但丁似乎也认识到在每一圈都发明一zhong衍生表述的新形式是无用的,最好让这些影像不通过感官而直接付诸心智。
但是,首先必须给想象力下一个定义;但丁在两段三韵句(XVII。13-18)中这样说:
啊想象力,你间或会让我们远远
脱离外界的一切,纵使锣鼓喧天,
我们也必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感官对你毫无贡献,是谁推动着你?
是天上形成的光明引导着你。
或者是上帝的意志把你导向下界。
不用说,这里涉及的是“高度的想象”:也就是说,涉及的是想象力的较为高超的一bu分,有别于如在梦中混luan呈现的那zhongju象的想象。让我们记住这一点,来看看但丁的推理,他的推理忠实地表现了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我来复述一下上一段:啊,想象力,你有强大的威力,足以影响我们的技能和意愿,悄悄地让我们离开这外在有形的世界,把我们带进一个内在的世界,以至即使千鼓齐鸣,我们也会充耳不闻;如果你所收到的视觉信息不是依据记忆中储存的感受形成,那么,这些信息的源泉又是什么呢?“天上形成的光引导着你”据但丁——也据托ma斯·阿奎纳(ThomasAquinas)认为,天上有一zhong光明之源,可以传送理想的形象;这些形象或者是按照想象世界的内在逻辑形成,或者是按上帝的意志形成:“按照将其引导到下界的意志”
但丁谈到展现在他面前的景象(亦即诗中作为演员的但丁),似乎这些景象就是电影或者荧光屏上的电视形象,和他地外旅行中的客观现实有相当差距。对于作为诗人的但丁而言,演员但丁的全bu旅途的xing质颇似那些景象。诗人必须从视觉方面想象他的演员所见到的一切和他认为他所见到的一切、他所梦见的一切、他所记得的一切、在他面前显现的一切,或者他所听到的一切,正如他必须想象他用以促进这一视觉诱发过程而使用的比喻的视觉内容一样。因此,但丁所力求界定的是《神曲》中想象力的作用,尤其是他想象中的视觉bu分,因为他的想象是先于,或者与词语的想象力同时的。
我们可以区分这两zhong想象过程:一zhong始于词语,达到视觉形象;另一zhong始于视觉形象,达到语言表现。第一zhong过程一般见于阅读之时。例如,我们读一本小说中的一个场景或者读报刊上关于某一事件的报dao,依据本文感染力的大小,我们就可以“目睹”那场面,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一样,或者至少可以看到被挑选出来的某些片段或者细节。
我们在电影院屏幕上看到的形象也是经过了文字描述阶段的,在导演的tou脑中被“视觉化”然后又经过实地重现。最后在影片中固着。因此,一bu电影片是几个阶段过后的成果,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阶段,但在全过程中形象逐渐获得了表现形式。
在这一过程中,想象力主导的“脑海中的电影院”的作用之重要不亚于序列片段的实际制作,而且这些片段要由摄影机记录,然后衔接合成。这zhong脑海中的电影院总是在我们每一个人想象中活动的;甚至在电影技术发明之前。而且,它不停地在我们心智之眼前投映形象。
很有意义的是,罗耀拉(IgnatiusofLoyola)《神cao2》(Ejerciciosespirituales)也十分重视视觉的想象。在这本书的首页,罗耀拉就规定了“场地视觉布局”这可以被看作是舞台演出的布景说明:“在视觉观照或者默想中,特别是因为我主基督可视可见而对他的观照中,这一布局要旨就在于从想象力方面看到我想要观看的物ti能被发现的实际地点。我所说的实际地点,例如,就是耶稣基督或者圣母所在的寺院或者山坡。”罗耀拉接着急忙说明,对我们的罪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