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一位藏族小伙子对我们这些不素之客的光临,恐慌地颤抖起来。可喜的是,这位藏族小伙子竟能说半生的汉语,从他的嘴中,我们才知道,这里有3户牧民,是好多年前,从西藏的安多县游牧到这里来的。
他们的主要食物是酸奶、酥油和肉类。夏季,他们在这里放牧,冬季,把家畜迁到220多公里以外的青藏公路附近去牧养。就这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过着安宁的生活。
和兽王相会六七月的可可西里,是植物生长的最好季节,许多植物都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对从事植物研究的人来说,是最佳工作时间。
在这里,植物学家们发现了250种植物,世界四大野生花卉之一的紫苑类就多达30几种。有一种叫“红景天”的药物花卉,倍受科学家的推崇。它含有100种化学成份,是天然的保健药物。它能抗疲劳、益智、强身、抗缺氧、抗寒冷……不是人参,胜似人参。原苏联科学家把它用于航空医药和运动医学。据说,我国青藏高原上这种花卉的资源居世界之首。
就在植物学家沉浸在美好时光之中,拼命工作的时候,可可西里的兽中之王——一头棕熊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它的脑袋很小,脖子短粗,身体臃肿,缓缓地向队员们走来。
一位队员突然发现了棕熊,急忙喊起来:“熊!熊!”大家立刻警觉起来。
副研究员黄荣福此时远离大家,正向着棕熊的方向采集样品。由于精力过于集中,没有听到队员的喊声。队员们不得已齐声向他呼喊,他一抬头,这才看到眼前的棕熊。此时熊离他仅30多米远了。他不顾一切地抓起标本夹,拼命地朝汽车跑去。
棕熊显然没有敌意,没去追赶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吃了一顿鲜鱼乌兰乌拉湖碧波荡漾,上百只燕鸥、棕头鸥和斑头雁在湖面上悠闲地凫游,时而在蓝天中展翅翱翔,时而在湖面上捉食鱼虾。
“有鸟就有鱼”,从事渔类研究的小于兴奋地向队员们介绍着经验。乌兰乌拉湖风急狼大,凭着一条橡皮船根本无法下湖捕鱼。小于就带着几个人,沿着一条干涸了的小河去寻找小水洼,希望能采到几个鱼类标本。
幸运的是,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一个小水沟。小于忙拿出一张小网往水中一探,喝!水面仿佛开了锅似的,一网活蹦乱跳的小鱼露出了水面。
由于水面太小,带的网撒不开,几个队员就站到水里找着鱼网,把网扣在水面上。第一网打上的鱼足有25公斤。队员们兴奋极了,忘记了高山反应,玩命地干了起来,不到半个小时,就打捞了100多公斤鱼。
除了制作鱼类标本以外,这天,大家还美美地吃了一顿鲜鱼。
“标枪会”
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北部湖泊最集中的地区,大小湖泊200多个,大的如汪洋,小的如水潭,这些湖泊绝大多数是咸水湖和盐湖。湖水又咸又涩,根本无法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