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他报告。(这意思是:“还是老样子。”)
“是吗?”他高兴地应道。接着他就急忙向病人直接了解:“您真的感到多少好些了吗?”
“好像是,”病人有些诧异地附和着。病人自己并没有觉察到,但既然医生觉察到了,那想必没错。
“您瞧!这样您也就会逐渐康复的。”
另一个病人却十分惊慌:
“大夫,您听我说!我的脊椎骨为什么疼得厉害?莫非那里也有肿瘤?”
“这是继发现象。”
(他说的是实话:转移也就是继发现象。)
在一个死灰色面孔、瘦削得可怕、嘴唇勉强可以贪动回答的老头床边,他听到的报告是:
“病人目前服用强身和止痛药物。”
这就是说:完了,治疗已经来不及,毫无办法,只要能减轻他的痛苦就好。
于是,列夫-列昂尼多维奇的浓眉一皱,仿佛下决心说明一件难于开口的事情,小心翼翼地交底:
‘来,大伯,咱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吧!您现在所感觉到的一切症状,都是在这以前所进行的治疗的反应。但您不要催得我们太急,安静地躺着,我们一定会把您治好。您好好躺着,看起来好像对您不用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其实您的机体正在我们的帮助之下保卫自己。”
确死无疑的老头连连点头。开诚布公引起的反应远非那么绝望!它给病人燃起了一线希望。
“骼骨区有肿瘤生成,就是这种类型的,”主治医生向列夫-列昂尼多维奇报告,并给他看爱克斯光照片。
他对着亮光看了着黑糊糊的透明爱克斯光底片,赞许地点了点头:
“片子拍得很好!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开刀了。”
病人得到了鼓舞:情况不光是好,而且是非常好。
而照片之所以很好,是因为无须再拍,它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和边缘。手术已经没法做了,所以大可不必。
就这样,在一个半钟点的总巡诊时间内,外科主任一直说着并非心中所想的话,留神勿使语调表露自己的感情,同时又要使主治医生能够在病历上作出正确的记录——那订在一起的、手写的详细记录的病历表有可能成为审判他们中任何一人的依据。他没有一次猛然转过头去,没有一次用惊慌的眼神看人,病人们从列夫-列昂尼多维奇那和善而又带点无聊的表情看到,他们的病极其平常,都是早已知道的,没有一例属于疑难危重的。
一个半小时紧张思考、随机应变的戏演下来,列夫-列昂尼多维奇累了,他操了揉前额,让皮肤舒展一下。
可是有个老妇人抱怨说好久没人给她叩诊了,于是列夫-列昂尼多维奇就在她身上的几个地方敲了敲。
在男病房里,有个老头说:
“对了!我有几句话要对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