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米东特-吉洪诺维奇一生受过许多迫害:1902年因参加革命活动(当时他同其他几个大学生一起坐过一个星期的班房);后来因为他那已经去世了的父亲是个神甫;后来又因为他本人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中当过沙皇军队的旅军医,而且不仅仅是个军医,据证人肯定,在那个团仓皇溃退的时刻,他曾跃上战,扭转败局,率领那个团重新投
这场帝国主义大混战,与德国工人为敌。然而,在所有这些迫害之中奥列先科夫遭到持续最久、最难忍受的迫害,却是因为他
持私人开业行医的权利,而这项职业
被禁,愈禁愈严,被认为是个人发财致富的来源,是非劳动行业,无时无
不在滋生着资产阶级。有好几年他不得不摘下行医的招牌,不
登门求医的人如何恳求,不
病情多么严重,一律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邻近已被安
了自愿的或受雇的财政局密探,加上病人本人也难免会说
去——这可能导致医生丧失一切工作乃至住所。
要是没有坐惯,才是不可思议的!当年几乎每天都有病人到他这间书房里来,后来人少了些,但直到今天还有;他们有时会在这里坐上很久,跟医生行有关前途命运的痛苦
谈。在这
迂回曲折的谈话过程中,不知为什么可以使你终生难忘铺在
褐
橡木边框中央的绿
台呢,或一柄古老的裁纸木刀,或一
医用的镀镍金属
(用于检查咽
)、一只带钢盖的墨
缸,或杯中冷却了的、颜
得像波尔多
酒的
茶。医生坐在自己的写字台前,有时需要让病人摆脱他的视线而稍加思考,就站起来向洗手盆或书架那边走去。一般说来,奥列先科夫医生的一双始终聚
会神的
睛非必要时从不把视线移开去看旁边,从不垂向桌上的文件,它们从不浪费准备用于观察病人或
谈者的每一分钟。这双
睛是主要的仪
,奥列先科夫医生就是通过这双
睛了解病人和学生的情况,并把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传达给他们的。
她直接望了望奥列先科夫,心里很兴,因为他还健在,会替她分担一切忧愁。奥列先科夫还站着。他站得笔直,没有一
腰弯背驼的倾向,肩膀和
的姿势还是显得那样
朗。他看上去永远是那么信心十足,仿佛他的使命就是给别人治病,而自己绝对不会生病。从他下
的正中垂下一给修剪齐整的疏朗银须。他还没有谢
,甚至须眉也未全白,分梳两边的
发还算光
,这些年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他的脸属于不为任何
情动容的一
类型,五官始终各就各位。只有向上拱曲的眉
通过微乎其微的位置变动显示
情起伏的整个幅度。
的重担,必须为自己的生活作
选择的重担——这一切还在走廊里的衣帽架旁就已经从她肩上卸下,等她坐到这把圈椅里的时候,就彻底被丢在脑后了。她怀着轻松的心情缓缓地环视这间她所熟悉的书房,看到屋角一只旧的大理石洗手盆而
受
动,那不是新式的盥
盆,而是下面放着
桶的洗手盆,但全都被罩了起来,非常清洁。
而他在自己的事业中偏偏最珍视私人行医的权利。要是门上缺少这块镌率的铜牌,他就像冒名替似地过着木合法的生活。他奉行的是绝不谋取副博士或博士学位的原则,说学位丝毫不能证明日常治病所能取得的成就;如果医生是一位教授,病人反而会
到拘束;把时间
在写学位论文上,还不如多研究一
学派的理论为好。单是在本地的医学院里,对年来奥列先科夫就先后在内科、小儿科、外科、
科、传染病科乃至
科病院工作过,只是在这之后他才成为放
科专家和
瘤学专家。对于“功勋科学家”他
多通过嘴
一毫米的撇动来表示自己的看法。他常常说,如果在这个人还活着的时候就授予他什么家什么家的称号,而且还要冠之以“功勋”二字,那么此人也就完了,因为荣誉会妨碍医生治病,就像华丽的服装妨碍行动一样。“功勋科学家”不论走到哪里,总是跟着一帮
人;他被剥夺了犯错误的权利,被剥夺了不知
某某事
的权利,甚至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他会变得自满、萎靡不振或落后于时代,并千方百计掩饰这一
,而所有的人又偏偏等着从他那里看到奇迹。
所以,这一切奥列先科夫一概不要,他只要在门上钉一块铜牌,装一只路人够得着的门铃。
“对不起,柳多奇卡,我就坐在这写字台前。不要把这看成是正式的接待。只不过我是在这个地方坐惯了。”
不怎么说,命运的安排使奥列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