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2)
在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的第二年,我学习了英文写作、英国文学、圣经、美洲和欧洲的政府制度、古罗ma诗人霍勒斯的抒情诗和拉丁喜剧。写作课十分生动活泼、诙谐有趣。斯普兰是我最钦佩的讲师,他把文学作品的气势和风韵完全表述出来,却不添加一点点多余的解释。他可以在短短的一小时内,让我陶醉到古代文学大师所创造的永恒的美当中去,使你沉迷于这些大师的高尚情cao2。他能使你全shen心地领略《旧约圣经》的庄严的美而忘了上帝的存在。当你走出教室回家时,你会感到你已“窥见jing1神和外形永恒和谐地结合,真和美在时间的古老枝干上chang出了新芽”
这一年是我最快乐的一年,我所学习的功课都特别有趣:经济学、伊丽莎白时代文学、乔治?L?基特里奇教授开的莎士比亚、乔赛亚?罗伊斯教授主讲的哲学。
透过哲学,一个人可以与那些远古时代朴素的思想家产生共鸣。但是,大学也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个万能的文化古都雅典。在这儿,我无法遇到那些伟人和智者,无法感觉到他们的真实存在,只能从学问的feng隙之中一点一滴地汲取,加以解剖和分析,然后才能肯定他们是弥尔顿或者是以赛亚,而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已。
领悟应该比理xing的分析更为重要。许多学者似乎忘记了应该如何来领略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们往往费了很大功夫进行讲解,却没有能在学生的tou脑中留下多少印象。这zhong分析讲解往往如同成熟了的果实从枝tou坠落一般,很快从我们心上掉落。即使我们了解了一朵花,了解了它的gen枝叶,甚至它的整个生chang过程,但是,我们也许仍然不懂得如何欣赏一朵带着lou水的鲜花。我常常自寻烦恼:“为什么要为这些说明和假设而费尽心思呢?”许多看似理xing的说明和假设在脑海里飞来飞去,好像一群瞎眼睛的鸟徒劳地扇动它们的双翼。
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要对名著作透澈的理解,只是反对那些使人迷惑的无休止的评论和批评,因为它们只能给人一zhong印象: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观点。但是像基特里奇教授这样的大师讲授伟大诗人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则简直使人茅sai顿开。
有好多次我都想将学习的知识去掉一半,因为许多内容只让人白费力气,只让人心灵超载,而不能容纳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珍宝。要想一天之内读四五zhong不同文字、内容迥异的书,而不失去重点,gen本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人匆忙jin张地读书,就会在脑子里堆满各zhong杂luan的小玩意儿,一点儿用chu1也没有。目前,我脑子里就sai满了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无法把它们整理出个tou绪来。每当我进入自己心灵的王国时,就好像是闯进了瓷qi店里的公牛,各zhong知识的碎片犹如冰雹一样朝我tou上打来。当我设法躲过它们时,各zhong论文的鬼怪和大学的jing1灵就jinjin追赶上来。对这些特地前来mo拜的偶像,我现在真想把它们打个粉碎